“天下吏人无常禄,唯以受赂为生,往往致富。”

兴庆元年春,位于金陵讲武堂西侧的东酒库,挂起了“大宋江南东路反贪分司”的牌子。

金陵士民只知道反贪分司反贪反腐,但谁也不知道,反贪分司究竟有什么人,有多少人,做过什么事,抓过什么人。

除了一件事,反贪司的主事是谁。

因为报纸上说得明明白白,江南东路士民也都清清楚楚,大宋朝廷反贪司的主事,是当朝皇帝的大舅子,并且主抓江南东路的反贪事宜。

国舅爷主持反贪司,也由此可见,大宋皇帝反贪反腐的决心。

虽然没有做过官,但长期在临安城街头生活,耳闻目睹,周平知道皇帝反贪的初衷,也知道皇帝针对的是贪官污吏,更知道这些人不好对付。

大宋立国之本,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即便是查出了官员贪墨,皇帝也不会惩治,更不用说,将这些人明正典型了。

贪墨万贯以上,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掉脑袋不说,一个抄家流放,妻儿老小吃什么喝什么,整天干体力活,那可是比死都难受。

这如何得了?

借助于“国舅”的身份,以及新上任的江南东路制置使汪纲,和建康府总领所总领胡梦昱的大力协助,借助官府册籍赋税明察暗访,也让反贪司在江南东路的反贪之事,不是在作秀,而是实打实的查办,人人都想立功。

朝廷已经下诏对民间商税放宽政策,免去百姓身上的苛捐杂税,但建康府有些官吏仍然巧立名目,无所不用其极,将“食米”当成“酒米”、把“衣服”当成“布帛”统统课税,甚至连身无长物的旅人也要加税。

虐民者必是大贪。官吏鱼肉百姓,虽然不是反贪司的职责范围,但却和官吏贪墨密不可分,使得反贪司不得不发现一处,立案查甄一处。

江南东路的土地兼并由来已久,大批农户迫于官宦豪强兼并失去土地,沦为任人宰割的佃农,或是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由于官宦豪强占有土地太多,以致于他们没有能力完全耕种,致使部分土地荒芜,而许多失去田地的百姓,却无田可耕。

也由于吏治腐败,使得江南东路水利设施趋于荒废,大大损害了农业发展。即便是风调雨顺的建康府,也是旱涝灾害频频,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困苦,民生凋敝,既得利益者花天酒地,骄奢淫逸。若是再不反贪反腐,恐怕真要亡国了。

秦淮河把建康府一分为二,秦淮河南为江宁县,有凤凰台等风景,而秦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游民星空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沉的命运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第117章 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