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新”学校坐落在白羊山南麓八斗兴隆寺内。门前清池碧水 寺后茂林修竹。每逢金秋时节 漫山遍野丹桂飘香 沁人肺腑。在这所新式学校里 师生平等 纪律严明 传授新思想新知识 既学习又劳动 开湖北教育界一代新风 深受社会各界欢迎。不仅一些家长都想把子弟送来这里念书 连兴隆寺里的年轻和尚也积极要求入校读书 最后兴隆寺主持弘忍法师索性将庙产捐出 送给“浚新”学校作经费。林彪在这所学校里 初步接受了革命理论的教育。他虽然缺乏表演才能 不能像弟弟林育黎那样参加新剧社 四乡演出 大出风头 但也能和大家一起高唱《放脚歌》和《劳动歌》。稚嫩的歌声在兴隆寺外传扬:青的山 绿的田 蓝蓝的江河;鲜的食 美的衣 玲珑的楼阁;谁的功 谁的力 劳动的成果。“浚新”学校采用新式教育方法 开设国文、算学、地理、历史、图画、音乐等科目 校长唐际盛还编写大量的乡土教材 对学生进行启迪和诱导 培养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黄州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历史名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谪贬黄州数载 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传世之作。历代文人墨客、风流名士纷纷前来凭吊 留下了许多诗文歌赋。一天 唐际盛请学校几名学生畅谈个人的志向和抱负。“拯中华于水火 解民众于倒悬。”“驱逐列强 振兴中华。”“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在这番慷慨激昂的谈论声中 唯独林彪显得十分平静。林彪没有发言 他的神情十分冷漠 流露出一丝不屑谈论的神态。唐际盛注意到了这一点。等大家都平静下来 唐际盛问林彪道:“育蓉 你呢?能谈谈吗?”被同学们认为聪明孤僻的林彪的回答出乎大家意料之外。他随口背诵了一段苏轼的《后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 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 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 履崖 披蒙茸 踞虎豹 登虬龙 攀栖鹘之危巢 俯冯夷之幽宫。……划然长啸 草木震动 山鸣谷应 风起水涌。……反而登舟 放乎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 四顾寂寥。适有孤鹤 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 玄裳缟衣 戛然长鸣 掠予舟而西也。听罢林彪的吟诵 唐际盛校长多少窥见了这位少年的心迹:“哦 你想像苏轼那样 淡泊宁静 我行我素。”“不!我要像那夜半孤鹤 独来独往。”林彪不假思索 脱口而出。唐际盛暗暗诧异。借物寓意 颇有一股傲世独上的气魄 光这一点就值得称赞 何况这志向和林彪的秉性脾气又是那样贴切。1923年 林彪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这年他十六岁。看到林彪迅速成长 林育英十分高兴。二十年后 林育英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上 曾经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 激动地说:“当时的人们哪里料想得到 这样一个启蒙学校竟培养出了一个今天的林彪!”林彪从浚新学校毕业后 林育南把他带到武汉 送进武昌共进中学继续学习。这时 林育南已是中共湖北区委负责人之一 同时代理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在共进中学学习期间 情窦初开的林彪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恋爱。他暗恋上了一位名叫陆若冰的漂亮姑娘。陆若冰是黄冈回龙山戴家冲人 与林家大只隔三里路 她一直跟随着兄长陆沉(曾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生活。童年时 她就与林彪熟识 到武汉后两人来往更是频繁。林彪热情地教她识字 学文化 渐渐萌生了感情上的冲动。陆若冰比林彪大一岁 正处妙龄 肌肤白嫩 五官清秀 亭亭玉立 风姿绰约 一笑一颦 洋溢着妙龄少女的青春气息。她把林彪看作是聪明伶俐的小弟弟 从生活上关心他、照顾他。没有恋爱经验的林彪把这种姐弟间的友情当作为爱情 为之魂牵梦绕。1924年8月 陆若冰由堂哥介绍 由武汉前往安庆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林彪按捺不住思念之苦 不断地给陆若冰写信 把她比作娇艳的“牡丹”和带刺的“玫瑰” 说她是自己心目中最可爱的姑娘。到这个时候 陆若冰才发现林彪人小鬼大 想岔了。于是 她冷静地给林彪写了一封回信:育蓉:来信收到。目前

❤喜欢看少华写的林彪的这一生_第2节 林彪的暗恋吗?那就记住游民星*空的域名shuiqiantejia◉com❤(请来游民星*空*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我的学习很紧张 没有考虑个人的婚姻的打算。盼你好好学习 并取得好成绩。即颂时绥!陆若冰上对于这件潜藏在林彪心底的暗恋 陆若冰始终没有对人谈起过 直到晚年 她才透露出当时慧剑断情的理由:“林彪打仗胆大 追求女人胆也大。那时 社会上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的说法。在那个年代里 他不找媒人说亲 直接向一个姑娘求爱 这是很少见的。我拒绝了林彪的追求 主要有四个原因:其一 他比我小。那时有只许男大女十岁 不能妇大男一岁的风俗 我是一个姑娘 不能在婚姻问题上让人指责。其二 我太年轻 书未读完 一心想学知识 觉得婚事处理早了 对学习不利。其三 我知道他在老家有未婚妻 我不能做拆人家墙脚的事。其四 我看不上林彪 青年时的林彪个性奇特 形象太差 特别是他头上长的黄癣 看着很不舒服。他暗恋我几年 我全不知道。那时 他的条件那么差 鼓那么大的劲追求我 可以说是盖被子垫竹席——一面发烧!”收到陆若冰的回信 犹如一盆凉水从天而降 不仅浇灭了林彪熊熊燃烧的爱情之火 而且极大地刺伤了他那颗孤傲的心。林彪发誓 大丈夫当以事业为重 不做出一番惊世伟业 决不涉足情场。从此 他紧闭心扉 潜心学业 言语越来越少 成绩越来越好。到了1925年 在林育南的帮助下 他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党员。1925年11月1日 由陈独秀、毛泽东联署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第六十二号通告 要求各地迅速选派党、团员前往广州 投考第四期黄埔军校。通告强调:“此事事关重大 各地万勿忽视。”黄埔军校第四期预招新生三千人 分配到湖北省的名额有一百五十五人。“男儿不展风云志 空负天生八尺躯。”这是林彪青年时最喜爱的诗句 投笔从戎 横戈立马 更是他的梦想。林彪决心中断学业 报考军校。他郑重地征求两位兄长的意见。林育南意味深长地说:“你这个考虑很对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关键的一两步 这个步子如迈对了 可说受用无穷;如迈错了 就会跌入深谷。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中国的革命 最终要靠军事解决问题 共产主义事业将来需要大批军事人才。我和你二哥(育英)搞党务、工运 你搞军事 我们林家三兄弟就各有所长。”林育英也支持林彪南下。他从亲身领导并参加的二七大罢工、五卅运动最后惨遭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 革命非有武装力量不可 没有军事力量 赤手空拳、红口白牙是对付不了反动军阀的刺刀和警棍的。林育英还给林彪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 一位工友因参加罢工被关进了监狱。林育英立即求亲托友 奔走营救。后因营救无门 便决定到警察局喊冤。他对警官说:“我的朋友是无罪的 你们不能关押他!”这名警官喝斥道:“憨包 滚开!你他妈不知天高地厚 到这儿喊冤叫屈来了 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长官 ”林育英仍然彬彬有礼地央求道:“你们要是不肯释放我的朋友 那么 就请把我也关起来吧!”“为什么?”警官不解。“我要陪着朋友一起坐牢 分担他的一些苦难。”林育英虽然说了许多的好话 流了许多眼泪 但他的朋友还是没有得到开释。他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这些狗杂种 是不能用眼泪和央求打动的 要用武力来打倒。”林育英告诫林彪说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林彪的这一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游民星空只为原作者少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少华并收藏林彪的这一生最新章节第36节 林彪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