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的潜意识理论明显有困难,但如果我们把人的潜意识理解为因为自己不敢想,因此说不清,道不明,甚而至于不能知道的东西,这样一来,潜意识理论就没有那么多困难了。鲁迅当然有许多潜意识,须要挖掘,非如此就不能读懂鲁迅,只把鲁迅的文章做字面意思的释义就不能真正理解鲁迅的深刻和伟大之处。但是笔者同意萨特的观点,潜意识与自欺是两码事。所以笔者认为,鲁迅弃医从文既有潜意识也有自欺,在两者之间也有清醒地意识,即鲁迅自己所说的“措词含糊”、“我要骗人”(《我要骗人》)“偏爱我的作品的读者,有时批评说,我的文字是说真话的。这其实是过誉,那原因就因为他偏爱。我自然不想太欺骗人,但也未尝将心里的话照样说尽,……我毫无顾忌地说话的日子,恐怕要未必有了罢。”(《写在〈坟〉后面》)又如《伤逝》中借子君之口所说:“我要向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新的创伤中,用遗忘和说谎作我的前导……”。鲁迅是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有性压抑的痛苦的,也清楚地意识到解决这一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离开”(《墓碣文》)朱安,所有这些都已经不是潜意识了。鲁迅只是于心不忍,内心矛盾而已,这是异常清醒的意识。那么,鲁迅的潜意识表现哪里?笔者以为,鲁迅的潜意识至少在“不读中国书主义”、“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论、“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论、《二十四孝图》、《灯下漫笔》、《娜拉走后怎样》、《我之节烈观》、《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都可以找到。尤其是对“正人君子者流”的深恶而痛绝之,流露出非常明显的潜意识。甚至,已经上升为意识了,但是自己仍不能不依照萨特的论断行事而已。虽然鲁迅没有读过萨特的外国书。

对于意识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社会性和经济性的;一种是个体性和精神性的。鲁迅对于前一种原因认识得很清楚,对于后一种原因有时候似乎不太认识(比如,在日本看电影的时候)有时候又认识得特别深刻,请看《阿Q正传》:阿Q对于造反本能的“深恶而痛绝之”,然而革命却使未庄的鸟男女们慌张,这也就使阿Q快意了。于是他赞成革命,“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革命党了。”阿Q因为近来用度窘,略略有些不平,便自以为就是革命党了。在土谷祠里大作造反发财的美梦,醒来之后又有意无意地走到静修庵革命,得到了假洋鬼子是革命党的消息。他的状况没有什么改变,所以就很容易闹脾气了,他去“投革命党”假洋鬼子,却被假洋鬼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新发现的鲁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游民星空只为原作者邹范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邹范平并收藏新发现的鲁迅最新章节性幻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