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关于观山太保一门的传闻 是众说纷纭 外人只知观山太保修皇陵盗皇陵 可这其中有许多的故事 都已在奔流的岁月中逐渐消失 也有的则被有心之人蓄意尘封在了地底 而我们要讲的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清光绪三十年 也就是1904年。

在山西南边一处荒野山林中 一伙行色匆匆洋装打扮之人 在奄奄月色下徘徊 确认了地方后 他们拿起了随身背着的工具 便下了土。

“动作稍利索些 老祖宗密卷《断山八句》所写的 应该就是这地方儿。”

说话的这人年纪约五十多岁 满脸深沉 白胡髯面 灰色衣衫 头上戴着一顶如意帽 上有碧色雾珠 里面夹杂有红色血雾状结晶 看起来价值不菲。

边上另外一位同样穿着灰色长衫

ℍ喜欢看洛溪笔谈写的观山秘闻录_第一章 观山后人吃老本摸金倒斗吗?那就记住游民。星空的域名shuiqiantejia◯comℍ(请来游民。星空。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样貌、年纪与说话之人相仿 他问道:“老二 你认为着这地方的宝贝靠谱吗?”

口中老二名封远 外人称呼一声封二爷 问他之人名作封清 兄弟二人不是山西本地人 而是北京燕山籍。

在燕山一带 封清和封远的名声 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观山盗门 千里而来 当然为的是口中宝贝。

封二斜着眼睛瞅了瞅 歪着嘴巴沉思回道:“要是这地方宝贝不靠谱 我把脑袋拧下来给你们当球踢 老祖宗留下的记载不会有误 大兴子 二林子 你们买把子力气 磨磨唧唧的 难不成还要我们两个老家伙动手吗?”

封清眼中带着几分踌躇 紧盯着挖土刨坑的大兴子和二林子 神情紧张 沉默不语。

...

观山盗门 最早出现在明朝年间 当时还有个响当当的名号“观山太保” 其实观山太保原叫“棺山太保” 取棺材山之名而来 是刘伯温给洪武皇帝朱元璋举荐的修陵之人棺山封王礼的名号。

封氏一门居在巫山棺材峡中 棺材峡中悬棺历史远朔 封氏一门便是得了这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悬棺中取的了天书异器 学了古籍上的巫术 在先前也曾给一些帝王修建过皇陵。

后来封氏一门在举荐下给洪武皇帝修了陵墓 得了朱元璋的重用 赏赐了丹书铁券 真金腰牌 官居一品 在御前听侯差遣 从此改名为了“观山太保” 入了北京燕山籍。

封氏一门的职责便是给皇帝修建皇陵 同时也利用古籍中的观山秘术 发掘古墓 给皇帝搂金填充国库 所以观山封氏富甲一方 又是朝中一品官员 可谓是家族兴盛巅峰。

观山太保既为盗门 自然对其同行忌惮 他们为了消除内心忧虑 向洪武皇帝朱元璋献计说 要想保大明皇陵不被盗掘 就必须把其他盗门灭除 这里的其他盗门指的便是摸金校尉、卸岭力士、搬山道人还有发丘中郎将。

在洪武皇帝支持下 卸岭一脉遭到了大规模的屠杀 发丘中郎将也几乎绝迹 而摸金校尉也只剩下了三枚摸金符流传于世 至于远在中原之外的搬山道人 因天生金色血液命不长久的关系 免过一难。

但封氏观山一门野心不止于此 他们在盗掘古墓的同时 还在棺材峡古籍书中寻求着长生不老之法 妄想于得道成仙。

话回正题 风水轮流转 几百年后 封氏观山一门衰落不振 清朝入关后对观山一门不以重用 加上封氏试图消灭其他盗门的做法 引得观山盗门在江湖上名声并不大好。

又与其他盗门三派的恩怨不断 致使在清末年间 封氏一门竟走到了吃老本的地步 封氏一行四人从老祖宗的古籍《断山八句》中得知了一处埋宝之地 遂日夜兼行而来。

“二…二爷 倒不是我二林子动作慢 这响动大了 我这不是害怕引来官兵吗 再说咱四个远道而来 荒山野岭的让官兵逮住 不好交代不是。”

二林子偷着懒 给封二计较着 眼神机灵的望向封二 就怕一顿忙活白辛苦 这地方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封二冷哼了一声 “兔崽子好好干活 你二爷我还没失手过 何况这是老祖宗在祠堂的《断山八句》中藏写埋宝之地 要不是时代不济 绝不会去挖吃老本的 你再多一句废话的话 二爷我回去就撵你一家出门 把省下的粮食去养活更需要之人。”

二林子见封二目光坚定 是认准了这地方有东西 便回头继续挖土起来 封二是个狠人 他的话说一不二 搞不好真会把自己一家撵出封家 毕竟这样的事不是没有过的 兵荒马乱之年 能有个安定住所比什么都强。

一旁的封清始终不语 他对封二的做法有些不满 挖祖上留着的东西实属对先人不敬 可同时自己也好奇 不知是什么东西在底下埋着 若真是金银财宝 为何老祖宗不自己得了去 反而还要记录下来 难道老祖宗算到了封氏一门会有这样的一天 给后人留点积蓄的么?

这才是封清不语的原因 算好每一步 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封氏一门也正是因为封氏兄弟二人的关系 好在没落得个四分五散。

但困扰兄弟二人的不仅是时代不济带来的生存艰难 而是依靠盗墓来养活一大家族 实在难以维持。

时局动荡 八国联军侵华 英法联军入京火烧圆明园 抢掠走了无数的金银财宝 多少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流水般到了国外 所以在明面上的东西都不值一提 更别提盗墓行业 那个时候盗墓行当真是堪称行业危机了。

多少有名的盗墓贼为求生存 推着小车摆起了面摊 会些文武的做起了杂耍 或者路边摆摊靠算命看地为生。

为的就是那一养家糊口的吃食。

观山盗门封氏同样遭遇此景 可祖上“观山太保”名衔不能丢 就是砸锅卖铁 也不能扔了祖宗留下的手艺。

再其次 困扰封氏兄弟二人的便是无后这件大事。

不论老大封清还是老二封远 所生几个孩子都相继无故夭折 无一能够活下来 人们心中自是明白 挖人陵墓的行当是要遭报应的 以前不是不报 是时辰未到 偏巧的正好赶在了封氏兄弟二人身上。

所谓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环境如此艰难之下 观山后人都没有抛弃老祖宗手艺 保着这份坚持 可没有后人来继承的话 一切白说 还是等同于零。

而在1904年这年 是光绪皇帝同老佛爷出逃西安回京的第二个年头 在各种不平等条约签订下 时局稍算稳当了些。

封氏兄弟为求生计 从祠堂老祖宗记载的书籍里寻到了一处埋宝之地所在。

盛世古董 战时黄金 兄弟二人再等不下去了 再不去摸几件冥器回来 封氏观山就真要山穷水尽了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赶至了《断山八句》中所说的山西南部的一处山林地中取财。

言归正传 封氏一行四人 在冥冥月色下挖了足有一个多时辰。

大兴子和二林出了一身臭汗 挖下去七八米见深的土坑 土的颜色到了地下已然变成了深红色 此乃大凶之兆 也可以肯定的是 此地下面必定有一处墓穴所在。

随着土铲的一声闷响 他们挖到了要找的地方。

封氏兄弟二人的脸上没有变化 并没有因此露出一点喜色 二人走前了两步 向下看去。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观山秘闻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游民星空只为原作者洛溪笔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溪笔谈并收藏观山秘闻录最新章节作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