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人类的家当越来越多,迁徙就成为一件越来越麻烦的事。

但是,不搬家还不行,为了吃饱肚子,总在一个地方呆着是找不到足够的食物的,必须追随猎物的脚步来保障食物的供给……要不怎么说穷搬家富挪坟呢,吃不上饭就得四处谋生吖。

迁徙的好处是可以见世面长见识有新发现,在来来回回追逐猎物的路途上,新地人类总会路过一些熟悉的地方。

这些地方的某些地方有野生的稻麦生长,新地人类慢慢发现,这些稻麦的果实煮熟了能吃,味道还行,禁得住饿,而且每年都长。

以新地人类乃至所有人类的基因惰性,自然而然的就会兴起人工种植的念头。

但是,光有饭不行啊,还得有菜呀。

这个问题就不怎么成问题了,在新地人类开始种地,带着第一囤粮食和种子迁徙到新的聚居地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可预见的基本解决了。

在以迁徙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的时期,新地人类狩猎,emmm,比方说抓野猪吧,野猪皮糙肉厚的,被打伤的总要比被打死的多。

如果某天的野猪打得多,家里人吃不完,出于防腐保鲜的目的,轻伤的野猪或者顺手活捉的小野猪就先不整死,万一以后的几天里都抓不到猪呢?这攒下的活猪就可以剁了包馅拿来度饥荒了。

如果抓猪的情况一直都挺很顺利,攒下的活猪就会越来越多,随便喂一喂,大猪生小猪,小猪长大了再生小猪,只要不遇到灰洲瘟疫,野猪还特能生,简直怎么吃都吃不完。

既然都有这么多猪了那还打什么猎呀,多危险呀,打猪草多轻松呀。

可惜不能够,新地人类狩猎野猪的月均量是供不上人吃的,即使偶尔有盈余活猪的时期也很短暂。

部落人口数量,辅食采集量以及抓猪月均量,这些量化指标叠加在一起,真的无法保证盈余活猪的长期存栏,更不用说支撑到大猪生小猪小猪再长成大猪的那一天了。

所以,在眼瞅着自家地盘里的野猪一天天渐少的情况下,新地人类必须尽快迁徙,尽快换个猪多的地方住。

于是,在无数次的迁徙过程中,新地人类发现了稻麦,终于有了可以等猪长大的底气和时间。

有了人工种植的粮食和养殖的家畜,新地人类进入了半定居的生活模式。

多年种植让土地贫瘠,暴雨干旱也会偶尔绝收一季,还有敌对部落的战争劫掠,为了躲避这些天灾人祸,通常过不去三五年,新地人类就要进行一次迁徙。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命运道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游民星空只为原作者不要打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要打脸并收藏命运道标最新章节第942章 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