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架动物王国

地处鄂西的神农架不仅多奇景,出产的动物也别具特色,这里拥有大量白色动物和红色动物,还有一些连专家也叫不上名字的怪异动物,这些动物为科学界设置了一个个难解之谜。

第一,白色动物之谜。

神农架里的白色动物之多,堪称世界森林之首。人们已经在这里发现了白熊、白蛇、白金丝猴、白松鼠等20多种白色奇异动物。这些动物在其他地方并不是白色的,可是到了这里就都变成白色了。

部分专家认为,白色动物其实是一种病态的白化,发生病变的原因与神农架里特殊的地质、水貌、气候与环境有关。至于具体是怎么发生这种病变的,专家们也没有找到答案。

第二,红色动物之谜

神农架里还生活着大量的红色动物。这里盛产金丝猴,据说共有2000多只。目前已经被发现的红色动物还有红毛飞鼠、红毛马、红色蝙蝠、红色青蛙、红蛇等10多种。这些动物不仅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更值得我们去做一些科学的研究。

第三,怪兽之谜(后有专门章节涉及)。

第四,怪蛇之谜。

20世纪70年代,一考察员发现了一件离奇的怪事。一天,他在神农架森林中发现一条蛇静静地趴在一块石头上。他折了根树枝去捅了那“蛇”一下,结果那“蛇”立刻变成许多小虫子,足有好几百条,满满地爬在石块上。可过了一会儿,这些小虫竟慢慢地合拢在一起,重新组成一条蛇,然后慢慢地爬走了。

后来,该考察员又和同事一起发现,有一条蛇,突然“摔断”了,分成了四五节,但随后这几节都向一处靠拢,重新组合,居然又成为一条活灵活现的蛇,并飞快地钻入草丛中,颇为恐怖。

专家称,这种动物是蛇,可又像虫,具有神奇的分解组合能力,分解后成虫,组合后又成为蛇,很可能是一种未被人们所认识的动物。

特殊信号——动物语言

动物之间是怎样进行联络的?它们是以什么作为联络的信号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已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几种联络方式。

有些动物会发音,它们以声音作为自己的语言。

马嘶、虎啸、狼嚎、狮吼、猿啼、犬吠,都是兽类的语言。在休息或睡眠的猴群,听到在树下放哨的猴发出的声音,就会马上跑得无影无踪。

有些动物是以气味语言进行联络的。

如被人抓住的老鼠会撒出尿来,如果你以为这是老鼠被吓得“屁滚尿流”,那就错了。其实这是老鼠向伙伴发出的信号:此地危险,尽快逃离!

有些动物则用色彩语言进行联络。

鸟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及昆虫都有自己的色彩语言。雄孔雀常在春末夏初开屏,以迷人的尾羽向雌孔雀“求爱”。刺背鱼平时身体呈青灰色,在*前,雄鱼腹部出现红色,以警告别的雄鱼,赶快回避;当它追求雌鱼时,则腹部泛红,背呈蓝色,煞是好看;*、产卵和鱼卵孵化后,腹部又呈现红色,体色又恢复为青灰色。

有些动物以动作作为联络信号,它们有一套自己的语言。

有一种黇鹿,它的尾巴里面是白色的,当尾巴竖起来的时候,*的白色区域显得更大。它的尾巴每一动作,都是向别的鹿表示一种特殊的信号。例如平安无事时,尾巴就垂下不动;表示警戒时,尾巴半抬起来;有危险时,尾巴就完全竖起来。

蝙蝠、海豚等却是用超声波进行联系,它们有自己的超声语言。

萤火虫还有一种独特的语言——闪光语言。

动物的“语言”绝不止以上介绍的几种,肯定还有其他的语言形式。应该说,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语言,人类对动物语言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许多的未知世界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动物尾巴的妙用

动物身后大都长有一条尾巴。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尾巴可有可无。实际上,动物一旦失去了尾巴,就会给它们生活带来麻烦。动物的尾巴形状万千,妙用无穷。下面就谈谈动物尾巴的功能。

尾巴是游泳器

夏天,站在澄清的鱼池旁,你可以看到鱼的游泳动作:倏忽远逝,或骤然停游,或跳跃腾空,或返身转向……真是游姿多变,十分自在。鱼儿究竟靠什么游泳呢?根据科学家试验证明,鱼儿是靠鳍来运动的。如果断其胸鳍,鱼就前沉;若把背鳍切除,鱼便后沉;假如把尾巴(即尾鳍)割去,鱼就失去方向,不能前进。这一试验证明,尾巴才是主要推进鱼体和使鱼儿转向的器官。

鱼在水里靠尾巴的左右摆动,对身体周围的水施以压力,得到水的反作用力,使自身向前行进。根据鱼在水中摇尾前进的原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仿造出船橹。鱼的尾巴不能起航的作用,在游泳时能够控制方向。据说早在大禹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观察到鱼儿在水里是用尾巴拐弯的,他们经过反复实践之后,终于发明了船舵。从此,在波涛滚滚的江河中,船只也能似鱼儿一样地运行自如了。

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鸭嘴兽,虽然属于哺乳动物,却同爬行动物一样是卵生的。它的四肢健壮,向外延伸,腹部着地,匍匐前进,很像爬行动物。同时,它的嘴巴形状很像鸭子,故名鸭嘴兽。鸭嘴兽的前后肢的各趾间有蹼,游泳时起“桨”的作用;其尾巴扁平而宽阔,几乎为体宽的三分之二,游泳时当“舵”用。所以它不愧为“游泳能手”。

此外,鲸类和海牛类尾末都有一个宽大的水平尾鳍,这既是它们的有力推进器,又是它们极妙的升降舵。

尾巴是飞行舵

鸟儿是靠翅膀在空中飞行的。鸟儿的尾椎愈合形成了尾综骨,藏在体内脊柱末端。在短短的鸟儿尾巴上,丛生着又长又宽的羽毛,这些羽毛展开时好似扇子,能够灵活转动,便于掌握飞行方向,所以鸟尾在飞行时起到舵的作用。

在人们的概念里:鸟儿是在天空飞的,鱼儿是在水里游的。但是,我国南海和东海有一种飞鱼却能跃出水面,作短暂的滑翔飞行。飞鱼在出水以前,先在水表面下迅速游泳,当它快要接近海面时,就将胸鳍和腹鳍紧贴在身体的两侧,然后领先强有力的尾部急剧摆动,产生一股推力,使鱼体破水向上。一出水面,飞鱼就立即张开胸鳍,迎着海面上的气流而滑翔飞行。当飞鱼返回水中时,如果要重新起飞,它就利用全身还未入水之时,再用尾部猛烈地拍打海浪,以求增加滑翔力量,重新跃出水面。

另外,爬行动物中的飞蜥,哺乳动物中的飞鼠和鼯鼠等,它们在空中滑翔飞行时,靠尾巴平衡身体和控制方向。

尾巴是平衡器

澳大利亚的袋鼠与非洲的长颈鹿享有同等声誉,并成为澳大利亚的一种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就绘有一只跳跃的袋鼠。袋鼠的种类很多,其中红大袋鼠与人差不多高,后肢极为强大,约为前肢的5~6倍长,另有一条粗壮而有力的尾巴,长可达3米。平时,它的前肢不落地面,常用后肢与尾巴支撑身体,成为一只“三脚香炉”,以便休息。只有在吃草时,前肢才落地面。它不像马、牛、羊那样一步一步地行走,而是用后肢作跳跃式前进,往往一跳就有3~5米高、5米左右远;跳跃时,尾巴像“秤杆”一样,维持身体的平衡。我们常见的马、牛等大型哺乳动物,它们也长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而且尾巴末端还长着丛生的毛,当它们奔跑时,尾巴高高竖起,也起平衡身体的作用。此外,带毛的长尾巴,还担负着驱赶身上苍蝇、虻和蚊子等害虫的任务。

猫儿有一条长长的尾巴,与尾椎骨相连,在运动时起平衡身体的作用。猫儿从高楼上跌落下来,总是脚先着地,安然无恙,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这全靠尾巴的作用。从电影慢镜头就可以看到这个全过程:当猫儿从空中往下跌落时,它的尾巴伸得笔直,并且不断地扭动着,直到它觉得尾巴成一条直线,落到地上正好是四脚着地。这似乎是猫儿的一个小小的生存技能,可是却启发了研究太空人失重问题的专家,解决了他们的大难题。科学家将猫儿落地这一技巧略加改进,让太空人利用自己的腿作方向舵,使之在失重状态下能正确行走。

动物也有“生物钟”

我国南方海边有一种蟹,这种蟹的雄性个体长着一只很大的螯,每当涨潮之前,它总是举起大螯,不停地挥动,因此,人们称这种蟹为“招潮蟹”。

“招潮蟹”有个怪现象:它的颜色一天要变好几次。白天颜色变深,晚上颜色变浅,黎明时颜色又变深。而且,它们每天颜色变得最深的时间,总是向后推迟50分钟——这恰恰跟涨潮、落潮时间每天向后推迟50分钟一样。

还有,燕子总是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飞来;蛇、青蛙总是在萧条的冬天躲进洞穴冬眠;公鸡总是在黎明来临之际“一展歌喉”;猫、蝙蝠总是在夜幕降临之后,忙碌起来……

是谁向它们报告了时间?它们怎么知道潮水的涨落、季节的来临、黎明的将至……难道它们的身上有一个看不见的钟表在提醒它们吗?

的确,在它们身上,有个看不见的“钟表”,科学家形象地称它为“生物钟”。

“生物钟”与钟表一样也是可以“调拨”的,只是“调拨”的方法是用改变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和黑暗的时间比例等。

科学家们还发现各种生物体的“生物钟”,它们的节奏规律似乎跟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及自转、月球绕地球公转等规律很有关系。

例如“招潮蟹”变得颜色最深的时间与潮水涨落相呼应,就是跟月球绕着地球公转而引起月球对地球海洋的引力不同有关系。

但长久以来,生物钟的作用机制一直是个科学之谜。

科学家们只知道生物钟可以控制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动物睡眠和清醒的周期、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体温等多种*行为,但对生物钟的组成和其通过什么形式完成上述工作一直未能搞清。

寻求了解生物钟构造的科学家们,近年来找到了与果蝇和真菌等简单生物的生物钟有关的基因,但在哺乳动物研究上一直未能取得突破。

环境温度促使动物冬眠

动物的冬眠,一直以来都受到相关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人们研究动物冬眠,主要是针对热血动物。动物冬眠只是动物休眠的一种形式,此外还有夏眠、日眠和夜眠等。动物冬眠一般从当年10月或11月开始,直到次年3、4月份,其间每3天或3星期中断一次,以便能进食,排泄大小便,这叫休眠周期。

冬眠时,动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心脏:跳动缓慢,心脏的功能大大降低;肺:呼吸减慢,一次呼吸最长达10分钟;肾:产生的尿量很少;*:在冬眠前就完全停止,在冬眠沉睡时期又慢慢恢复。只有蝙蝠例外;脑:冬眠中骨髓仍在工作着,中脑代替间脑成为热调节器的变化中心。

动物的冬眠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外界刺激越多,内部本能的适应能力越强。首先,外界温度对动物冬眠有重要影响。当周围环境温度在5℃~10℃时,最宜引起冬眠。其次,食物的缺乏是促成冬眠的因素。对于鸟类,一般只要限制食物或者是让它饥饿,它就会立即*昏睡状态。再次,光也是引起冬眠的重要外界条件。如果光线时间减少或昏暗时,动物便很快开始冬眠。

从根本上说,动物要度过冬眠,取决其两种适应的能力。其一是适应物质变化的全部过程,能在温度极低下度过来,并能迅速地复苏。其二是必须有很高的制造热量能力。一种是抖动肌肉生热;另一种是通过化学热调节器发挥作用。

冬眠动物有一种特有的组织——褐色脂肪组织。它从颈部延至脊髓,具有产生热量、保护动物安全过冬的能力。这一组织在冬天会慢慢地被消耗掉,到第二年夏天和秋天时又重新制造出来。

大象的报复心里

动物和人一样,也是有情感的。既然有情感,当然也会报复。

第一,金丝猴王的复仇。

在重庆动物园里,曾有一只金丝猴王,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抓咬饲养员。有一次,饲养员为了惩罚它,就拿起竹条,在它的屁股上狠狠抽了几下。过了几天,这位饲养员调走了。半年以后,他回到动物园看望饲养过金丝猴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猴王从人群里认出了他,想报复又找不到东西,于是就拿下一个粪团,向饲养员的头上扔去。猴粪弄了他一脸,叫人哭笑不得,金丝猴王却得意极了。

第二,野生大象的复仇。

在云南西双版纳,一猎人正瞄准一猎物准备射击时,突然传来一声怒吼。回头一看,只见一头大象正向他走来。这头大象正是他前几天没打中的那头大象,它这是复仇来了。猎人慌忙调转枪口向大象射击,心里发慌,没有打中。大象愤怒地向他飞奔过来。猎人转身就跑,不料被野藤绊了个跟头,手里的猎枪也扔了出去。大象上去一脚就把猎枪踩断了,用鼻子卷起来抛得老远。最后,大象把猎人逼到了山崖边,然后扬起鼻子,将他卷起来抛了出去,猎人被摔死在悬崖底下。

第三,母象的复仇。

在西双版纳刮风寨,一头母象带着一头小象到河里洗澡时,被寨子里的几个猎人发现了,他们端起猎枪就打。可怜的小象刚爬上河岸,就被打倒了。母象被激怒了。两天后,这头母象带着十几头大象复仇来了。象群冲进刮风寨时,寨子里的青壮年人都到山上干活去了,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只好四处逃命,大象也不追赶,却把寨子里的竹楼拱了个天翻地覆,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森林。

动物的报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们的报复行为又怎么解释呢?对此,现在还没有一个圆满的解释,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继续研究和探讨。

海绵是再生之王

海绵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因其身体比较柔软,所以称为海绵。它们象泡沫塑料一样,全身千“窗”百孔,所以又称之为多孔动物。每一个小孔都是它们的“嘴巴”,海水从这些孔洞*海绵,水在流经海绵体内时给海绵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和氧气,海绵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随水流冲出体外。

使人惊讶的是海绵的再生能力。众所周知,海参为了御敌把肚肠吐出之后,不久能重新生出新的肚肠。海星被人撕成碎块抛入海中后,不久每个碎块又能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形成若干个完整的海星。它们的再生本领可算是很强的了。但是海绵的再生本领还要胜过它们一筹。若把海绵切成许许多多的块,抛入海中,非但不能损伤它们的生命,相反它们中的每一块都能独立生活,并逐渐长大形成一个新海绵。这还不算,即使把海绵捣烂过筛,再混合起来,在良好的条件下,只需几天的时间就可重新组成小海绵个体。

地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

唐山大地震爆发前,有很多动物表现异常的现象:

成百只黄鼠狼倾巢而出,大范围转移;10多只黄鼠狼围着一棵核桃树打转,当场被打死5只;黄鼠狼不停地嚎叫;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小老鼠依次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地震前一两小时,一农户家的二三百只鸽子全部飞出窝;当夜临震前,有户人家养的狗,就是不让主人睡觉,主人睡它就去咬,主人把它打跑后刚躺下,它又进去咬,如此反复直至大地震就发生……

专家学者通过对这些动物异常现象的分析发现,动物有异常表现的区域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譬如,在地震断裂带的交叉点、两端和某些地下通道的出口处,动物的异常表现特别强烈。

其实,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73年,人们就注意到在希腊何卡伊地震前5天,该地区成群的家鼠、黄鼠狼等动物纷纷逃离洞穴,四处流窜。

那么,地震前动物为什么会有异常反应呢?

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十分圆满的答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临震前,岩石发生剧烈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同时发出声、光、电、磁和热等物理现象,而动物具有接受某种信号的感觉器官,于是收到这些异常信号,并作出异常的反应。

既然震前动物会有异常反应,那么就可以利用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来预报地震。

据记载,1739年,我国宁夏居民曾根据狗狂吠及井水变浑等现象,成功地预报了一次地震。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根据动物异常现象预报地震的实例。

当然,由于天气变化、季节更替、环境变化、饲养方式不当、体内*变化以及疾病等,都可能引起动物的异常反应。

因此,利用动物异常表现来预报地震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只有综合了各种情况,对动物的异常表现作深入的分析,才可能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

天气“晴雨”动物先知晓

1787年,法国拿破仑的军队攻破荷军防线,长驱直入。面对势不可挡的敌军,荷兰人开启了各条运河的水闸,掘开水坝,用洪水阻挡法军的进攻。汹涌的洪水将法军围困在一个“孤岛”上,使拿破仑的军队陷入困境。这时,一名法国士兵发现一只蜘蛛在不停地往自己身上缠丝。面对这一奇特现象,这位士兵认为:蜘蛛肯定是因为怕冷才往自己身上缠丝的,说明寒潮很快就要来临。指挥官听说后,立即向法军统帅皮舍格柳(拿破仑的老师)报告。皮舍格柳当机立断,立即下达停止撤退的命令。不久,寒潮果然来临,一夜之间,江河封冻。法军绝处逢生,士气大振,迅速踏冰越过瓦尔河,经过激战,终于古领了荷兰军事要塞乌德勒支城。从此,蜘蛛具有预测天气的本领为人所知。

为什么许多动物会预报天气呢?这是因为自然环境非常严酷,动物为了求得生存繁衍,在几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对天气变化逐步形成了一种本能的反应,能在天气发生变化之前便有所感觉并采取保护措施。而人类正是通过对动物的长期观察才认识到:动物在不同时间里的各种表现,预示着某种天气将会出现。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能对未来的天气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报。据不完全统计,具有这种“特异功能”的动物有600多种。

“蜘蛛收网,有雨不过晌;蜘蛛织网,天气变晴朗。”蜘蛛忙于织网,预示天气晴好;蜘蛛若躲在角落里不动,表明12小时内将有大风雨出现。原来,蜘蛛腹部的后端有6个吐丝器,吐丝有1000多个小孔。降雨前,空气湿度增大,潮湿的空气将吐丝器“堵住”,吐丝器就会发出警报:“天要下雨!”于是,蜘蛛就躲藏起来。当天气转晴时,空气湿度缓缓下降,吐丝器会及时通知蜘蛛:“天要晴了,快醒醒吧!”这时,蜘蛛会伸伸懒腰,然后又开始编织新网捕捉食物。

“蜜蜂出巢天气晴”;“蜜蜂不出工,大雨要降临。”在晴朗的天气里,花蕊易散发出香气,分泌出甜汁。蜜蜂便起早贪黑,忙碌于百花丛中。蜜蜂若集体呆在巢中歇息,就意味着气压降低,空气湿度增大,天气将要变坏。蜜蜂还能准确地估算出几分钟后将有大雨,而抓紧时间采蜜,并及时安全地返回蜂巢。秋天,蜂巢入口如果开得很大,预示暖冬将要来临。

“蚂蚁垒窝要落雨。”蚂蚁在雷雨来临前要封闭蚁穴入口;蚂蚁若将蚁穴搬迁到树上,预示将有大暴雨出现。秋天,蚂蚁若将蚁穴造得很高,便是寒冬即将到来的征兆。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蝉声长鸣转晴,短鸣有雨”;“知了鸣,天放晴”。蝉的胸和第一腹节之间有发声器。有人把蝉鸣声录音复制并绘制出音频曲线,再与气象站的毛发湿度计自动记录曲线相比较,发现蝉对湿度的变化十分敏感。烈日当午,群蝉齐鸣,那悠扬的蝉声跃上高频区,此时正是空气湿度下降时段;当湿度增大时,蝉的声音会变得低沉,鸣叫次数明显减少。

蟋蟀在晚间高歌,第二天肯定是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蜻蜓飞得高而平稳,则预示着晴天;若是上下翻飞、成群乱窜,甚至闯入室内,几小时后暴雨就会来临。

青蛙是人们熟知的“晴雨表”。青蛙总是趴在岸上高处捕食昆虫,说明天气晴朗干燥,近日无雨;青蛙如果钻进水中不出来,或者隐蔽在植物下面,预示将有阴雨天气。这是因为昆虫晴天时高飞、阴天时则贴近水面飞行的缘故。“青蛙哑叫,雷雨前兆。”青蛙是用振动声带鸣叫的动物。雄蛙除振动声带外,在咽喉两侧还有一对外声囊鸣鸣叫时鼓出两个大气囊,使得声音更加洪亮。晴天时,青蛙一连要“咯!咯!咯!”地叫3声以上,稍停几秒钟以后再叫,声音洪亮而清晰。但在雷雨来临之前,青蛙叫声就显得有些嘶哑,而且一般叫两声就停下来,休息几秒钟后再叫。音量很不均匀,第一声大,第二声小。

“雨蛙叫,大雨到。”雨蛙大多数为绿色,脚趾上有圆形吸盘,能爬到树上和玉米、高梁等高秆作物上捕食。晴天,雨蛙一般躲在树下阴凉的草丛中或潮湿的土穴里。只有在大雨、暴雨将要来临,空气湿度增大时,它才出来捕食,并且会发出小鸡一般的叫声。

“癞*出洞,下雨靠得住。”癞*是两栖动物,它的肺呼吸功能弱,还要靠皮肤来帮助呼吸,因此需要经常保持皮肤湿润。癞*很怕阳光和干燥天气,喜欢阴凉和潮湿的环境,所以,天晴时总是躲藏在阴暗潮湿的洞穴里,到晚上才出来活动。只有在天空阴云密布快要下雨时,癞*才会在白天爬出来寻找食物。

泥鳅若在水中上下翻腾,焦躁不安,使水面冒出很多气泡时,则表明气压低,预示不久将下雨或刮偏北风;反之,泥鳅若静栖水底,则说明水中氧气充足。气压较高,未来天气晴好。

当乌龟把脖子伸得长长的露出水面时,说明气压低,水中含氧少,第二天有雨;若乌龟把脖子缩进体内并栖息在水底,则次日无雨。

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同观赏奇花异草一样,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丰富我们的知识、增添生活的乐趣,而且还会使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

有魔力画图本领的貂熊

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林海深处,生活着一种既像紫貂又像黑熊的动物,这就是貂熊。貂熊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当它饥饿时,会用自己的尿在地上画一个大圈,凡是被圈入圈中的小动物,竟如中魔法一般,不敢逃出圈外半步,乖乖地呆在圈中,等着貂熊前来捕食。更为奇怪的是,其它的豺狼虎豹等野兽,也不敢擅入圈中,貂熊的尿中究竟含有什么成分,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魔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科学家们观察发现,从脊椎动物鱼、鸟到种类繁多的哺乳动物,甚至某些无脊椎动物都有画圈的本领。

雄性棘鱼平时是成群生活的,但到春天繁殖的时候,一条雄棘鱼就会赶走附近的其它雄棘鱼,把周围适当的场所圈占,并在其中筑巢,若有其它不知趣的雄棘鱼游进时,圈内的雄棘鱼就会迎上去战斗,捍卫自己的范围。战斗总是在圈占的边界附近进行,圈内的主人很少游过边界进行追击。有趣的是,画圈的雄棘鱼只是攻击外来的雄鱼,而对外来的雌鱼却是特别欢迎,还能友好的相处。

在我国湖南,有人曾见过一条1米多长的蛇,遭遇一只黄鼠狼,黄鼠狼迅速绕蛇一周,然后离去,蛇却呆在了圈里,直吐舌头,几分钟后,先前的那只黄鼠狼又领来了几只同伴,各咬一块蛇肉跑了。田螺也有如此神功,水田中的田螺绕着螃蟹画个圈,螃蟹便呆住不动了,几天后,螃蟹死去,就成了田螺的美食。

动物画图的神奇本领,究竟靠的是什么能力,非常值得我们去认识的探究。

四川的“恐龙公墓”

在我国“恐龙之乡”四川省自贡市,埋藏在中侏罗纪下沙庙粗浅灰绿色砂岩之中的恐龙化石,其数量之多,门类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和埋藏之集中,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极为罕见,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恐龙公墓是怎样形成的?

科学家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看法不一,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是原地埋藏论。

这种意见认为,在1亿6千万年前的中侏罗纪,大山铺地区河流纵横,湖泊广,气候温和,是恐龙生存繁衍的好场所。由于大批恐龙食了含砷量很高的植物而中毒突然暴死,被迅速埋藏于较平静的低能沙质浅滩环境中,属未搬运的原地埋藏。

但是,这种说法又使人感到证据不足。因为当时大山铺植物的砷含量的平均背景值是多少?致使恐龙暴死的砷含量又是多少?取样是否具有代表性?如能将这些质疑阐述清楚,这一理论必定是很理想而独特的。

第二种是异地埋藏论。

这种意见认为,恐龙是在异地死亡之后被搬运到本区埋藏下来的。主要证据是,本区恐龙化石已发掘采集100多个个体,其中完整或较完整的仅有30多个,约占总数的1/5;如果是原地埋藏,无疑应大都是完整或较完整的个体,而事实恰好相反。

第三种是综合论。

目前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这种意见,他们认为,大山铺恐龙公墓中大部分系被搬运后埋藏下来的,也有少部分为原地埋藏的,是综合形成的恐龙公墓。

大熊猫会绝种吗

目前,素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种群正日益衰落,它们的命运岌岌可危。

大熊猫的栖息地正大面积向西退缩,且彼此分割,植被单一,一旦遇到竹类开花等天灾,它们便无回旋的余地,饥饿、疾病的袭扰使熊猫的死亡率大幅度提高,苟活的幸存者也多因发育不良而导致幼体延缓生长,成体不育。这便是现今大熊猫面临的严酷现实。

大熊猫种群的自然萎缩必然导致其趋于绝种。这是在国内外科学界流传的一种悲观论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认为,每一个古生物的小分支,体型都从小到大,达到最大体型后又逐渐缩小,在体型缩小的阶段中逐渐趋于绝灭。专家发现,大熊猫的体型在更新世早期很小,为原初种;至更新世中晚期逐渐增大;现代大熊猫的体型比更新世晚期要小一些,表现了大熊猫的体型由小到大,再缩小的发展史,说明大熊猫现存种的种群正处于演化过程中的自然衰亡阶段。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研究所的专家着重研究了大熊猫的种群年龄结构,他们估计目前熊猫种群中有35%的个体具有繁殖能力。但其种群的年龄结构有个特点,幼年个体、少年个体、青年个体的数量逐级递减,若干年后成年个体也会减少。繁殖群体的减少必然导致种群数量的下降,大熊猫将处于更严重的濒危状态。

国家大熊猫研究中心专家认为,大熊猫种群正在步步逼近灭绝的深渊,如果人类的破坏活动进一步加剧,大熊猫必遭灭顶之灾。但若即时改善目前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状态,把点状连成岛状,把岛状连成片状,大熊猫的种群就能逐渐稳定并有所发展。

今天,大熊猫叵测的命运仍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牵动着大熊猫种群的兴衰。大熊猫会绝种吗?也许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一切。

“水”刺激母羊立产子

无父山羊,即是指母山羊不须同种羊*,只要用“水”刺激母羊,就可使母山羊受孕产子。这件生物史上的怪事,发生在我国江苏省溧阳、宜兴和安徽省郎溪、广德等县,当地人将这种奇特的*方式(即母山羊单性繁殖的方法)称为母山羊“水压窝”繁殖方法。

为了证实这种在群众中流传上百年的山羊繁殖方式,并揭开其中的一些奥秘,繁昌县科委在1980年11月制定了母山羊“水压窝”繁殖的试验方案。自1980年12月至1981年8月,在与外界雄性羊绝对隔离的条件下,科委对16头母山羊做了87次“水压窝”试验。结果,9号、12号、13号以及8号先后受孕,有的经剖腹取出了子胎,有的顺产子胎,从而宣告母山羊“水压窝”在人工试验条件下取得成功。

山羊孤雌繁殖的发现和研究,必将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它的科学道理又是如何的呢?目前,这还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虽然世界上已经有哺乳动物单性繁殖的先例,但那都是在对卵细胞进行人工刺激的情况下成功的。像这种自然单性繁殖的情况,尚未见过。

那么,是不是水的刺激起到了人工刺激的作用,致使卵细胞分裂发育而获得单亲羊仔后代的呢?目前这还只是一种设想,真正要成为一种理论,还有待于取得进一步的证据。

另外,孤雌繁殖的后代所产生的变异,也是一个未解之谜。按照当代遗传学理论,山羊只存在一条X染色体,它的后代应该只能是雌性羊,而且外貌应与其母一致,但“水压窝”试验结果表明:繁殖的后代有雌有雄,而且毛色等外貌特点亦可能产生变异。

看来,要揭开母山羊单性繁殖之谜,还需要相关科学家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蜥蜴的“再生”本领

如果按住蜥蝎或者是草蜥的尾巴,它们就会把尾巴弄断,然后跑掉。所以在捕捉它们的时候,必须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后头部和脖子相连的部位,这样才能防止它们把尾巴弄断。

那么它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尾巴弄断呢?这并不是它们自己想出的一种防卫术,而是它们祖先的一种适应环境的办法,是遗传给它们的特性。当被敌害追赶的时候,如果被对方咬住了尾巴,就可用弄断尾巴的办法来保全性命,使身体的其他重要部分不受损伤而逃走。它们的尾巴被弄断了之后,还能再长出来。这在动物学上叫做“再生”。构成动物体的最小单位是细胞,有的具有再生的能力,而有的则不能再生。蜥蜴一类的动物,这种再生的能力很强,即使尾巴被切断了,也能很快地再长出来,所以过不了多久又会变得和从前一样。

和蜥蜴之类的低等动物相比,高等动物的再生能力却是很弱的。

壁虎,在北京等地方人们叫它蝎虎子。一般居住在树上和古建筑物上,特别是年久失修的建筑物上壁虎很多。它是夜行性的动物,白天很少出来活动,夜晚外出觅食。它们一发现小昆虫停着或飞过,就张口吞食。一个晚上,一只壁虎能吃掉许多小虫。壁虎虽然居住在建设物上,但对建筑物并没有什么损害。

豹纹变色龙又叫地毯或宝石变色龙,是马达加斯加岛上特有的57种变色龙之一。雄体的体色不但极美而且色彩变化多端,通常在雄体侧面有一条从颈部延伸至尾巴基部的白色线条,体色的变化由绿到橘黄或红都有,其上分布一些呈现绿、蓝、红或橘色的纵向线条,眼窝通常呈现绿或红色,有些雄体的体色呈现亮绿色,还有的是令人目眩的天蓝色,因而可称是最美丽的变色龙之一,也是宠物爱好者的最爱之一。

能够爬树的动物很多,主要靠锐利的爪。树蛙、雨蛙爬树,是靠它们的指、趾尖端吸盘里的分泌物。壁虎却不同,它能在光滑的墙壁和玻璃上爬行,主要靠前肢和后肢的指、趾。它前后肢的每一个指、趾上,都有一褶一褶的瓣,形成一条条深沟。壁虎依靠这些瓣膜,能增加指、趾与光滑面之间的摩擦,同时它还有吸附的能力,足以吸附住物体,因而它能够在光滑的墙壁或屋顶上自由地跑来跑去,甚至在玻璃上也不会滑倒。但也不是绝对不会落下来的,不过,即使它跌落下来,也不会摔死。

变色龙又叫避役。变色龙是一种能根据环境改变体色的动物,这种动物属于爬行类的变色龙科。在热带地区,大约有80多个种。最小的仅有3厘米长,而最大的则长达60厘米。所有的种类都能根据环境变换体色。

变色龙随环境变换的体色,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色。因为它缺乏和敌人作战的武器,所以就形成了身体变成和环境一样的颜色的本领,从而躲避敌人的攻击。变色龙随环境而改变的体色,不仅能迷惑敌人,而且还有利于捕捉食物。当昆虫之类的东西没觉察而靠近它时,它就用长长的舌头迅速将其卷入口中吃掉。因此,变色龙的变换体色,具有两重性,既具有防御保护自己的作用,又具有进攻麻痹猎物的作用。

变色龙体色的迅速变化,在有些情况下是受光线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控制的,受外界的光和气温的制约,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受脑的控制。就是说,大脑中枢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后,通过神经把指令传到皮肤,体色突然改变过来。以改变肤色来逃避危险。

雌雄孔雀开屏有差异

孔雀,又叫蓝孔雀,生活在印度和斯里兰卡。中国孔雀和印度孔雀的样子差不多,只是中国孔雀的外型稍小一点。但它们头上的羽冠不一样,中国孔雀的羽冠像一把*的镰刀,而印度孔雀的羽冠像一把展开的折扇。

从前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长着漂亮羽毛、会开屏的孔雀,一定是孔雀公主。事实却不是这样。

雌孔雀跟雄孔雀站在一块儿,很不相称。雌孔雀全身的羽毛是灰褐色的,点缀着不规则的暗色斑纹,像是个灰姑娘。而雄孔雀则像个漂亮的白马王子,它头上长着6~7厘米的羽冠,面部露出金黄色和天蓝色的色泽。在丰满的绿色羽毛上,镶嵌着黄褐色的横纹。特别让人喜爱的是它那像裙带一样整齐的尾羽,每枚尾羽上都有宝蓝色的眼斑依次散列着,两边分披着的小羽枝,像一根根金绿色的丝带,闪烁着古铜色的光泽,被人称作“天使的羽毛”,跟传说中的凤凰羽毛比起来,一点儿也不逊色。

凡是到动物园游玩的人,都会被雄孔雀华丽的羽毛所吸引,特别是雄孔雀开屏的时候,只见它展开漂亮的尾羽,如同一把巨大的碧纱宫扇,又像是一面锦缎般的屏风,更加吸引游人的注意。

那么,孔雀为什么要开屏呢?

有的动物学家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应该先了解孔雀在什么时候开屏最多。

每年的4~5月间,是孔雀开屏最多的时候,同时也是孔雀的繁殖季节。德国动物学家梅克肯定地断言,孔雀开屏是求偶的需要。通过对孔雀生活习性的长期观察和研究,他曾不止一次地发现,每到繁殖季节,雄孔雀的羽毛就会焕然一新,在山脚下开阔的草丛或者小溪,竖起美丽的尾羽,然后展开自己华丽的彩屏,紧紧跟随在雌孔雀的身后,得意扬扬地走来走去,而且还不时翩翩起舞,向雌孔雀求爱。我国的动物学家也认为,雄孔雀的这种动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动物本身*腺分泌出的性激素刺激的结果。随着繁殖季节的过去,这种开屏现象就逐渐消失了。

但另一些学者认为,孔雀开屏以后,张开的尾羽上许多艳丽的“眼点”,是用来迷惑、吓唬敌人的,这样一来,孔雀就不容易被敌人捉住了。他们指出,孔雀开屏的目的,就是告诉要捉它的敌人:“我可不是一般的鸟,不要打我的主意!”如果敌害被它的形象迷惑住了,雄孔雀就趁这个机会逃走。

我国的动物学家也认为,游客鲜艳的服装和大声谈笑,也可以刺激孔雀,引起它们的警惕和戒备。这时候的孔雀开屏,也是一种示威、防御的动作。

鸟类迁徙不迷航

地球上已知的鸟类有8000多种,大多数鸟类每年到了一定的季节,就由一个地方飞往另一个地方,过一段时间又飞回来,并且年年如此,代代相传,鸟类的这种移居活动,叫迁徙。

关于鸟类的迁徙,主要有两大谜:

第一,鸟类为什么要迁徙。

有的科学家认为,远在10多万年前,地球上曾发生多次冰川。冰川来临时,北半球广大地区冰天雪地,鸟儿找不到食物,失去生存的条件,就飞到温暖的地方。后来冰川慢慢融化,并向北方退却,许多鸟类又飞回来。由于冰川周期性的侵袭和退却,就形成了鸟类迁徙的习性。

有的科学家认为,鸟类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受体内一种物质的周期*导致的。这种刺激物质可能是性激素。有时候,由于这种物质的刺激导致的迁徙本能,可能超越母性的本能,因此,在这些鸟类中往往可以看到,当迁徙季节来临时,雌雄双亲可能抛弃晚出生的幼雏,而远走他乡了。

也有的科学家用生物钟来解释鸟类迁徙现象。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鸟类的迁徙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内在*的变化都有关系。

鸟类的迁徙要飞过漫长的路程,例如有一种鹬,从前苏联的最北部,一直飞到南美洲的南部去越冬,旅程1.5万公里,要飞行47天。

第二,鸟类迁徙为什么不会迷航。

鸟类的迁徙总是按固定不变的路线,从不迷航。这是为什么呢?

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是鸟类通过视觉,依据地形、地物和食物来辨认和确定迁徙路线。有的科学家则认为,鸟类在白天迁徙时是以太阳的位置来导航;夜晚则以星宿的位置来导航。有的科学家则认为鸟类的迁徙路线是靠鸟类对地球磁场的感觉确定的。

尽管科学家对这些问题的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鸟类迁徙之谜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犀鸟筑怪巢

提到鸟巢,人们自然会想到一些做工精细,松软舒适的漂亮小窝,雌鸟安然地伏在窝里,饿了或渴了,可自由地出入自己的“家门”。但犀鸟却不同,它的巢不仅是用最粗糙的材料筑成,而且喜欢将鸟巢封闭起来孵卵和哺育后代。

犀鸟是一种奇特的大鸟,它的形状很特别,身体特别大,通常是70~120厘米,嘴长达35厘米。犀鸟那巨大的嘴给它们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它们的主食由热带树上的果实组成,而这种果实通常摇晃地悬挂在细枝的末梢,嘴短就够不着这种果实了。另一方面,它的巨嘴还用于抵抗猴子和蛇的袭击。犀鸟的眼上有粗而长的睫毛,这在鸟类中是仅有的。脚趾扁宽,相并如掌。全身羽毛颜色多样,有黑、白、黄、橙各种颜色。最古怪的是头上有一个*部分,叫做盔突,像犀牛角一样,故而得名“犀鸟”。盔突是犀鸟的坚强武器。

犀鸟的育儿习性很特别。每年3月份,雌犀鸟经过*阶段后,自动*树洞中。这些洞大根本就存在,而不是犀鸟自己啄成的。雌犀鸟将自己的排泄物混上腐禾碎渣,由洞里推向洞口。雄犀鸟在洞外用湿土、果实残渣等,协助雌鸟把洞口封闭起来,最后只在洞口处留下一个小裂隙,便于雌鸟把嘴伸出洞外,接受雄鸟的哺喂。直到幼鸟长出羽毛,雌鸟才啄开洞口的封闭层钻出来。像犀鸟这样的古怪窝巢还是独一无二的。

在此期间,雄鸟到处奔波觅食,担负着“养家”的责任。为了多采集些食物,雄鸟还能从自己的砂囊中脱下一层壁膜,吐出来当作“食物袋”,贮存那些采集来的果实,携带起来就方便了。雌犀鸟在禁闭期间,不时打扫洞穴,将粪便等污物用嘴衔住抛到洞外,自己排粪时,就将*对着洞口,直接从洞口喷射出来。禁闭期间,母鸟和幼鸟都长得胖胖的,雄鸟却奔波得憔悴不堪了。

雌鸟闭门不出,就能不受干扰地致力于孵卵和哺育后代,免受蛇类、猴子等的侵害。另外,它还利用这个时期迅速换羽。由于全部翼羽和尾羽毛同时脱换,当然就不能飞行了。作为补偿,它的新羽也同时生长,几个星期后它就可以全新的羽毛而自豪了。在这期间,雏鸟已经孵化,经第一个巢居阶段后,它们的食欲大大增长,单靠“父亲”已不能喂饱它们,于是“母亲”就打碎挡墙,帮助它的伴侣为幼鸟采集食物。但母亲一打开入口,幼鸟就立刻把挡墙复原,它们甘愿在这安全的暗室里多呆上几个星期,直到最后需要自由时才自己打破这堵墙。为此,它们有时还发生矛盾,因为幼雏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孵出的,年长一些的急于想打开这种监牢,而年幼的还不愿意,于是就极力修补墙上出现的任何裂口。

犀鸟素来栖于密林深处的参天古木上,上面是高山峻岭,下面是湍急的溪流。它有时啄食树上的果实,有时也捕捉昆虫、爬虫、两栖类和兽类来喂养小鸟。如果到云南西双版纳去旅行,我们就会看到这些怪鸟成群地飞行。犀鸟的形体庞大,起飞时很费力气,群体飞行转移,一个个地跟随前进,鼓动几次翅膀后,就要滑翔一段,姿态很美,一眼望去,如同天空中飞着几排练队形的飞机。它们的鸣声响亮粗戾,好像犬、马嘶一般,使听到的入无不吃惊。

犀鸟约有45种,大体可分为地栖和树栖两类。地栖犀鸟只产在非洲的稀树草原地区。树栖犀鸟分布在亚、非两洲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我国有3种犀鸟:冠斑犀鸟、棕颈犀鸟和双角犀鸟。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西南部。

罕见蝴蝶大聚会

蝴蝶三三两两地在空中飞舞,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成千上万只蝴蝶在同一地方大聚会的壮观景象,就非常罕见了。

云南大理的蝴蝶泉,每年的农历四月都会有成千上万只蝴蝶飞到蝴蝶泉边,如果身临其境,会感到*了童话世界一般。这是世界上著名的“蝶泉”景观。

另外,每当夏季,我国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风景区,以及我国神农架旅游区的拜台沟,都会云集几十万只白蝴蝶,纷纷扬扬,像满天鹅毛大雪,充满那里的山沟。这是世界上有名的“蝶雪”景观。

蝴蝶为什么要迁飞?这是一个令人困惑不已的谜。

有的昆虫学家认为,昆虫迁飞是为了逃避不良的环境条件,是物种生存的一种本能行为,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

他们提出两种假说:一种认为,迁飞是昆虫对当时不良环境条件的直接反应,如食物缺乏、天气干旱、繁殖过剩等。另一种认为,某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影响到昆虫的个体发育,致使昆虫发育成为一种迁飞型的成虫。但是上述两种假说,并不能解释许多种蝴蝶迁飞的现象。

弱不禁风的小小蝴蝶,为什么有飞越重山峻岭,漂洋过海,航程3000~4000千米的巨大能量?这股能量从何而来?从动力学角度来看,蝴蝶是飞不了那么远的。蝴蝶在天空中又是靠什么来定向导航,克服种种恶劣天气,奔向目的地的呢?

早期有一种解释认为,蝴蝶每年按照同样路线往返迁飞是与人类一样,靠记忆识别地形来导向的。后来鸟类学家发现,蝴蝶迁飞常常跟“暖气流”一起移动。细心的科学家又发现,蝴蝶和蛾子的触角能在水面上振动,是一种天然的“导航仪”。

目前,科学家正在用先进的雷达对蝴蝶的迁飞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相信终有一天会揭开蝴蝶聚会之谜。

三大自然灾害之一——“蝗灾”

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里,昆虫可算是任人宰割的弱者,但假如它们成群结队地集体行动,就会产生巨大的威力。

蝗虫就是这样一种世界性的农业生物灾害,一旦暴发,对农业生产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在我国近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蝗虫灾害曾频繁发生,并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

近年来,广东个别地区出现高密度蝗虫,发生种类有:东亚飞蝗、越北腹露蝗、中华稻蝗、越大青蝗、黄脊竹蝗等,其中以越北腹露蝗、黄脊竹蝗和东亚飞蝗为优势种群。由于蝗虫孳生区广、繁殖力强、食性杂,并具有成群聚集和远距离迁飞等习性,易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最早的蝗虫灾害记录可以追溯到9000多年前。自从人类开始*农耕时代以后,蝗虫就一直是人类的大敌。它们不仅吃光庄稼,也对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造成重大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蝗灾”的记录,我国史书中提到的蝗虫经过后的情形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留,饿殍截道”,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

那么,这么大数量的蝗虫从何而来呢?经昆虫学家的多年研究,已初步解开了其中的一些秘密。

首先,蝗虫产卵的地方比较集中,多数在光照充足、土质坚硬的地方。一旦条件适合,它们就会数量剧增,而且十分密集。另外,蝗虫为了维持体温,也需要成群结队地活动,因而会越集越多,形成数量惊人的蝗群。

但它们为什么又要迁徙呢?是为了食物的需要吗?有些蝗群迁徙的路线竟然长达3000多千米,有时还要跨越重洋。仅仅是因为要寻找食物似乎解释不通。

又有人认为,它们是为维持身体热量而追随着太阳移动的。但有些蝗群的迁飞路线则是由南向北,从赤道一直飞到了北非;而且那么大数量的蝗群在短时间内又会销声匿迹,它们又是怎么消失的呢?这又是一个待解之谜。

螳螂的生与存

比起蝗虫、蟋蟀那些灵活跳跃,展翅飞翔的昆虫来,行动缓慢的螳螂的确逊色多了,就是和蝈蝈相比,也显得有些笨拙,但捕捉昆虫的本领却很高明,它能巧妙地捕食蝉、蝗虫、苍蝇、蝴蝶和蚱蜢等害虫。

螳螂有一个上宽下窄的三角形的头,又细又长的颈脖,苗条的身躯披着浅色透明的长翅。螳螂的一对前足犹如刀斧手高举的大刀,所以有些地区也称它为“刀螂”。

螳螂在捕猎前,常将长臂高举在胸前,就像虔诚的教徒祈祷的模样。因此,德语把螳螂也叫做“祈祷的信女”。实际上,那种虔诚的态度是骗人的,高举着的祈祷的手臂,却是最可怕的利刃。

为了便于寻找食物,螳螂的眼睛生在三角形头部的两端,并且向外突出,这样视野就格外开阔。不过它的视力并不敏锐,它看东西无论远近总是模糊不清。螳螂对静止不动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它只能看到运动着的东西。因此,不管螳螂要捕捉的小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行动是否灵活,只要它是个活动的,螳螂就会看到它。如果用死苍蝇喂螳螂,它是不会理睬的;但是,一只半死的苍蝇,只要挣扎一下,螳螂也会把它捉来吃掉。

螳螂捕虫时,它的三角形小脑袋不停地摇动,先瞄准,然后挥动镰刀似的前足,一跃而上,迅速扑击,前后仅有0.05秒,速度之快,实在惊人。

那么,螳螂为什么具有这种准确而又快速的扑击本领呢?原来,螳螂是靠两种器官来传递信号的,一种是复眼,另一种是昌颈前的几丛感觉毛。螳螂的双眼不会转动,可是它的头却能朝任何两侧方向转动。

螳螂的两个很大的复眼是视觉器官,也是特殊的传递器,它能将信号传到大脑,使头部对准捕击对象。当螳螂在跟踪猎物时,头的转动压缩着一丛感觉毛,由于形状的改变,从细毛传到大脑的是另一种信号。螳螂大脑的神经系统得到两种互有差别的信号后,立即作出决定,双臂应该朝什么方向,用什么速度去袭击。

螳螂为什么不根据一侧复跟的视觉信号去直接袭击而还要转动头部呢?科学家观察研究后发现,螳螂捕猎时,不仅要知道苍蝇所在的方向,而且还得掌握它的距离,对距离的判断就要由双目的视觉作用来完成。只有距离算准了,才能精确地命中目标。

为了便于捕捉小虫和迷惑对方,螳螂还有一套不寻常的本领,就是它的颜色会随着周围草木叶子的颜色变化。夏天草丛和树林都是绿色,这时螳螂也是绿色的;秋天叶子枯萎变黄,螳螂也就变成黄褐色了。

螳螂虽然强悍,但是它也有畏惧的强敌。某些凶猛的肉食性鸟类就是它的大敌;受了伤的螳螂甚至连小小的蚂蚁也无法应付。还有一种小蜂的幼虫,能寄生在螳螂的卵块里,可使卵块里的卵全部覆灭。

螳螂的食物不只是别种昆虫,它还是个自食其类者。它可以满不在乎地吃它的姊妹,好像吃蚱蜢一样。为了繁殖后代,雌螳螂甚至不得不吃掉自己心爱的丈夫。

青蛙有灵敏的“侦察器”

青蛙是消灭害虫的“干将”,每天能捕食70多只害虫,一个月就吃掉2000多只,千年内除了冬眠以外,就足足消灭掉各种害虫1.5万多只。

青蛙蹲在草丛里、禾苗间,鼓起一双大眼睛,一动不动,凝视着远方,一副神态自如的样子。其实,它正在严密监视着周围动静,既要伺机捕食昆虫,又要逃避天敌的袭击,极为紧张。如果突然有飞虫掠过,它骤然跃起,伸出舌头,把昆虫卷进嘴去。

青蛙为什么能这样闪电般捕食呢?因为它有一张宽阔的大嘴巴,还有长而分叉的舌头。它的舌头不是长在口腔的后部,而是长在下颌的前面,*朝着咽喉。当捕捉飞虫时,它就闪电般突然向外翻伸,舌面上分泌有粘液,飞虫一碰上,就被粘住。然后,它将舌头快速翻转,飞虫也就进肚子。

历来,人们总认为,青蛙是依靠腭骨的推力翻动舌头的。最近,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两位生物学家否定了这种说法。他们说,蛙舌移动是舌肌的弹力作用,因为那儿有很多强硬的纤维组织,形成*。另一位科学家用电影摄影机拍摄实况,再通过电子计算机分析信息,得出相同的观点。这项研究结果将应用到人类医学的牙科矫形手术中。

青蛙是靠眼睛得到周围世界的信息的。科学家发现,青蛙有极为复杂的视网膜。这视网膜由3层各自分开的神经细胞组成,外层是神经节细胞层,约有50万个细胞;中层是双极细胞层,约有300万个;内层是感受细胞层,约有100万个,它们分别执行着不同的任务。

神经节细胞的体积和结构变化更加复杂,共有4种。一种最小的细胞叫“边缘侦察器”,只能感觉到比周围环境较亮或较暗物体的边缘,像树干和天空、湖岸等轮廓。较大的细胞叫“昆虫侦察器”。它只有对青草的尖端或者有弯曲边缘的昆虫等在移动时,才会理睬。另一类细胞叫“事件侦察器”,它对亮度的变化,目光的移动,光源的开启和熄灭等发生作用。还有一类细胞叫“光强减弱感受器”,体积最大,数目最少,当光线减弱的时候,就会对沼泽中阴影的暗色部分作出反应。

当一只昆虫*青蛙的视野或者猛禽的影子从眼前掠过时,这4种神经节细胞,通过长长的支线连通了许多双极细胞,形成一个巨大的网,可以从广泛的范围中收集从感受细胞传来的信号,使青蛙立即作出反应,井采取适应的行为:扑向昆虫,还是跳进安全的河水中。

青蛙只看对它有意义的事物。蛙眼把看到的事物信号传给大脑,而大脑得到的实际上是4种图像重叠的记录,仿佛4色套印的图案那样。青蛙的眼睛看动的物体很敏锐,可对静的东西几乎视而不见。

青蛙呼吸时,鼻孔的辨膜时开时闭,下巴不停地起落颤动,当颤动一停,青蛙就一跃而起,抓住昆虫。不管昆虫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飞,青蛙对飞行中的昆虫看得一清二楚。青蛙“侦察器”的灵敏度是极高的。

食物影响龟的寿命

在动物世界里,龟的寿命最长,有“老寿星”之称。

那么,龟的寿命究竟有多长呢?有记录的一只最长寿的龟,共饲养了152年,它的寿命至少有152岁。在龟类王国里,不同龟种寿命长短不一,有的龟能活100年多年,另一些龟只能活上15年左右。

人们虽然都知道龟是长寿动物,但是对龟的长寿原因却知道得很少。国内外一些科学家已将此列为研究课题进行探索,但至今,龟的长寿原因仍说法不一。

有的科学家曾经提出,龟的寿命与龟的身体大小有关,龟体大的寿命就长,龟体小的寿命则短。有记录可查的长寿龟,例如象龟和海龟都是龟族中的大个子,前者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龟,后者的个儿都很大。

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动物学家不同意这一观点,因为该馆有一只保存着的大头龟标本,论个头远不如象龟和海龟大,可是这只龟至少已活了132年。

有些动物学家和养龟专家认为,以植物为食的吃素龟的寿命,一般要比吃肉和杂食的龟类的寿命长。例如,生活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岛屿上的象龟,以青草、野果和仙人掌为食,寿命特别长,可活300岁。

但是另一些龟类研究人员却认为不一定,比如以蛇、鱼、蠕虫等动物为食的大头龟和一些杂食性的龟类,寿命也有超过100岁的。

最近,一些科学家还从细胞学、解剖学、*学等方面去研究龟的长寿秘密。科学家把龟的心脏离体取出后,竟然还能跳动整整两天之久。这说明龟的心脏机能较强,同龟的寿命较长也有直接关系。从整体上来说,龟类的长寿,同它们的行动迟缓、新陈代较低和具有耐饥耐旱的*机能有密切关系。

光照度能使海龟识途

海龟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海洋里。当两栖类离开水域爬上陆地时,海龟作为卵生爬行动物早已离开水,在陆地上定居了。但其中一部分又返回了水中,这部分的后代我们称之为“绿海龟”,“活化石”这个称号一般是指绿海龟。

绿海龟的身体长有1米多长,全身的脂肪是绿色的,背面呈褐色或暗绿色,上面有黄斑,腹面黄色,头的前额上有一对额鳞,上颌天钩曲,椎骨5枚,肋骨角板4对,四脚像鳍状的足,靠它们像桨一样地在水中划动,海龟能十分灵活地游动。

ღ本书作者书凡提醒您《中学生精品课外读物--百科宝典 》最新章节在游民星。空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shuiqiantejia◒comღ(请来游民星。空。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海龟是用肺呼吸的,所以它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将头伸出海面来吸取空气,然后再返回水中。但是,海龟即使很长时间不浮出海面,也可以呼吸到氧气,这是由于它有一种具特殊呼吸功能的“肚囊”,肚囊实际上就是海龟直肠两侧的一对厚厚的囊袋,囊袋的壁上分布着许多微细血管,海龟在水中时,通过有节奏地收缩*周围的肌肉,使海水从**直肠和肚囊,肚囊微细血管内的红细胞从海水中直接摄取氧气,所以海龟可以长时间地呆在水底下。

虽然如此,海龟仍需要离开水域,爬到岸上来生产后代。海龟每隔2~4年繁殖一次。一个产卵期可产卵3次,每次相隔两星期,每次产卵70~120枚,最多可达500枚。龟卵要在45~60天才能孵化出壳。小海龟白天隐埋在沙中,待天黑后再奔向大海,它们在旅途中不断地发育成长成熟后,竟然又会回到“故乡”去繁殖、产卵,这种奇特的本能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海龟凭什么识路的呢?

海龟中的核皮龟,在苏里南产卵,然后经过11个月的长途旅行,横渡大南洋,返回到加纳沿岸,全程达5900千米。巴西沿岸的绿海龟为了产卵,会横渡2252千米的大洋,到南大西洋中的一个极小的大山岛——阿森匈岛的沙滩上去生儿育女,6个月后,它们再作长途跋涉,返回巴西。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龟,一*大海,就能准确地游向巴西沿海。

在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里,幼青鞋是一边在水中游,一边变形;直至变成成熟的青蛙时,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它依据的是外貌特征。而幼龟依据什么来返回故乡呢?

幼龟出生地是沙滩,它从未去过海洋。它们是依靠天体星辰或地磁来判断大海的方位,还是凭借视觉或是嗅觉功能来找到大海呢?科学家们作了种种研究。

一种研究发现,海龟的体内有一种奇妙的水下化学感受器,海龟可以靠它来感知外界的化学信息。由于海洋暖寒流的温度与浓度差异,一个特定水域中的任何一种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的浓度比起另一个特定水域来,总存在一定数量的差异。海龟就是根据这种差异来识辨道路的。人们观察到,当海龟由波涛汹涌的海中爬上沙滩时,需要把鼻子伸到潮湿的沙土中去闻一闻,似乎在证实自己是否到达了目的地。

另一种研究认为海龟的视觉系统对光信号起着正超光性反应,光是标示海洋方位的重要因子,海龟通过其正超光*而回归大海。

白天,海滩上的小海龟迎着太阳的方向活动;晚上,若以人工光给海龟发射光信号,海龟即朝着光信号方向移动。可见,海龟可通过视觉系统与大脑皮层对来自大海方向的光信号进行整合作用而确定大海的方位。

生物学家经仔细观测,发现海龟产卵的海滩地形与光照度的分布状况有密切的关系。靠海岸一边的地势较高,长有植物,光照度较差;而靠近大海一边的地形较平坦,开阔而明亮,当大海波涛澎湃时,海浪的光波会折射到海龟的视野。尤其是晚上,靠海一边的光亮度较靠岸一边更强,更易引起海龟视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并通过大脑皮层对海滩环境光照度的分析整合作用而判定大海的方位。

为了验证这种假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尼·莫多索夫斯基博士对刚孵出不久的小海龟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他把8只5~9日龄的绿海龟分别放在一个特别设计的实验河床中。河床是黑暗的,河床的环境温度在19℃到24℃。在河床的一端安装两块白色的光照信号板,信号板距实验海*端53厘米。在河床的外侧,每侧安装一个发光器。当发光器启动时,信号板上的光照度约755勒直司,依此作为海龟正超光反应行为的标准光照度,每次实验时间为60秒钟,最长时间为120秒钟,分别对河床中海龟发出光信号和间歇信号。每当信号持续达60秒时,就会发现河床中的海龟都向光信号板方向移动。如果对海龟进行间歇信号实验,闪光的总时间不到1秒钟时,海龟产生正超光行动的比例明显的增大,至60秒钟时,则与持续光信号刺激的效应相近。

若把海龟的双眼戴上不透明的蜡膜眼罩,然后,启动发光器,持续发光60秒种,结果,没有海龟向信号板方向移动。以上实验表明:海龟对光的正超光性反应,必须通过视觉作用,在同样的光照度条件下,需达到光刺激时间的总量时才能产生正超光性反应。

在实验过程中可出现间歇闪光刺激效应不如持续光刺激的效果,尼·莫罗索夫斯基博士认为,这是由于间歇光刺激削减了总的光刺激量的缘故,因海龟对光信号的正超光性反应是以集成刺激时间的光量为基础的,为了校验这种假设,他把持续光刺激时间比间歇闪光刺激减少一半,或把间歇闪光刺激的光照和持续时间增加一倍,使持续光刺激与间歇光刺激相等,然后进行比较实验,结果,二者的正超光性反应类似。由此表明,不论是间歇闪光刺激或者持续光刺激,只要两种刺激的总光亮相同时,海龟对光信号产生的正超光性反应就相似。

另外,有人猜测海龟可能同某些回游鱼类一样,体内有着某种能利用地球重力场辨识方向的导航系统,同时能参照海流和不同时期的水温来校正航向,或者说海龟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嗅出家乡的味道。

鲸鱼听觉失灵则集体自杀

1985年12月22日,中国福建省福鼎县海滩发生了一场悲剧,遇难的全都是很珍贵的抹香鲸。

那天清晨,有一群鲸游入福鼎县的泰屿海湾。当时,正值退潮,群鲸惊慌失措,左冲右突,势如排山倒海。先有一头冲上浅滩,挣扎哀鸣,其余的本已顺潮回到海里。这时,它们似乎听到了同伴呼叫,全部又奋不顾身地游回来。

当潮水再度上涨时,闻讯赶来的水产局干部、技术人员和当地渔民通力合作,用机帆船拖拽着抹香鲸下海,但被拖下海的鲸竟又冲上滩来,场面十分悲壮。最后,12头长12米至15米,重15吨至20吨的抹香鲸集体自杀,陈尸海滩。

相对于以上这起发生在我国沿海的鲸鱼集体自杀事件,世界很多地方发生的类似事件,规模更大,次数更为频繁。

鲸鱼为什么会集体自杀呢?科学界对鲸自杀的原因众说不一。

有人认为,鲸类冲上海滩的主要原因是听觉失灵。因为鲸的视力较差,行动基本上依靠听觉。它们靠鼻部和咽喉部的气囊发出一种特殊的高频声波,利用回声定位来辨别方向和捕捉食物。但当它们游到平坦多沙或泥质的浅海水域时,反射回来的是低频声波,因此就无法对环境进行正确判断,从而迷失方向。

也有人认为,鲸一头接一头地冲上海滩,是为了救助同伴。鲸有一个突出的特性,就是爱成群结伙地活动。一旦它们当中某个成员不慎搁浅,必然会痛苦地挣扎,发出哀鸣,其他的鲸听到了遇难同伴的呼叫,全都会奋不顾身地前来救助,以致接二连三地搁浅。

更有人认为,鲸类几十头、几百头地大规模搁浅,是因鲸群中带头的首领判断方向有误,导致众鲸盲目跟随。

还有人认为,鲸类成群地游向浅滩后悲惨地死去,与地球的磁场有关。

海上侦察兵——“海蜇”

夏秋季节,泛舟海上,在平静的碧波中,常会看到晶莹透明、身披轻纱,好象一个降落伞那样的浮游动物,这就是海蜇。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里描写道:“大者如床,小者如斗,无眼目腹胃,以虾为目,虾动蛇沉。”

海蜇虽然没有耳朵和眼睛,但水母虾和玉鲳鱼都自愿当它的“耳目”。每当敌害接近时,生活在海蜇口腕周围的小鱼小虾,立刻有所察觉,迅速躲进海蜇“家”里去海蜇感觉到这些小动物的行动,立即收缩伞部,沉下海去。海蜇庇护了小鱼小虾,小鱼小虾也甘愿为它“站岗放哨”。这就是陈藏器说的“以虾为目”。

海蜇有种特殊的本领,每当海上风暴到来之前,它能预报。原来海蜇能把远方空气与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转为电脉冲引起感觉。每当它接到信号后,就及早潜入深处,免得被浪涛冲上岩礁,弄个粉身碎骨。

科学家解开了海蜇预知风暴的谜,受到启发,设计出一种灵敏的风暴警报仪——水母耳,用以准确地预报海上风暴的降临。常在海上作业的人们也根据海蜇的行踪来预测风暴。

海菊的魅力

在清澈的海水里,在礁石的缝隙中,当你注目浏览时,会被朵朵美丽的花盘所吸引。当你伸手去触摸它们时,它们就迅速地吹出一股清水,收回“花瓣”,抱成一团,原来这还是会动的“花朵”。这些五颜六色的“花朵”上,那一条条的花瓣,象舒展的菊花,人们因此而称它为“海菊花”。

突然,一朵海菊花缓缓地动起来了。原来这朵花生长在一个螺壳上,螺壳里居住着一个房客——寄居蟹。寄居蟹和海菊花是好朋友,海菊花能放出花瓣——触手,捕捉小动物,既保护了寄居蟹,又把食物供给它。寄居蟹可以携带海菊花旅行海底。这样,两个朋友就不愿分离,甚至寄居蟹迁居时,也要把它的朋友搬到另一个螺壳上去。

有一种花纹斑斓的小丑鱼,和海菊花、海葵也是好朋友。海葵的触手对小丑鱼无害,小丑鱼把别的小鱼引诱到海葵的触手间,海葵得到了食物,小丑鱼也分享一分美餐。寄生虾也同海葵交往,它还梳理海葵的触手,让它们保持清洁,换来的酬劳是“一日三餐”。这种身体透明,象玻璃一样的寄生虾,甚至得到了“葵虾”的称号。

蓝血活化石——鲎

看看这种奇怪的动物,长的好像个瓢似的,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吗?告诉你们吧!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鲎!

鲎,是曾经和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动物,但是庞大的恐龙最终没有逃过白垩纪末期的大灾难,全部的灭绝了,而这个怪模怪样的动物,历经了地球的沧桑却生存了下来。根据化石资料研究,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是身体的结构却没有多大的变化,所以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另外,从鲎的发育过程来看,它的幼虫与几亿年前在海洋中繁盛的三叶虫长得十分相似,于是可以推断鲎与三叶虫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很可能鲎就是三叶虫的后代。

鲎,是海洋中一种的节肢动物,最大的有60厘米长。一般生活在海底的泥沙当中,主要吃一些蠕虫和没有壳的软体动物。从外表上看,鲎的整个身体像个瓢,全身棕褐色,灰不溜逑的,唯独有一个长长的,好像剑一样的尾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鲎的身体仔细看可以分为:头、*、腹部和剑尾三部分。在头*长有6对足,其中后5对围绕在嘴巴周围,当它吃东西的时候,这5对足就像“牙齿”一样,帮助它咀嚼食物。所以,把它们归属于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在鲎的腹部长有坚硬的腹甲和腹足,这样它不仅可以用胸足在泥沙上爬行,还可以利用腹足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泳行并且借助剑尾的帮助钻入泥沙中。它那长长的剑尾不仅是一种有利的工具,还是它防御敌人的有利武器。坚硬的剑尾就像宝剑一样,可以刺入敌人的身体,给敌人重重的一击,至敌人于死地。

鲎,现今共有5种,其中最常见的要数中国鲎了。夏天,无论是在沙滩上还是在海底,经常能看到鲎总是一大一小的生活再一起。其实,当雄鲎发育成熟后,头*的第二对足末端就会长出一对弯曲的小钩,它用这对小钩牢牢的“抱”住雌鲎,趴在雌鲎的身上。从此,它们“俩人”就“妇唱夫随”,共同生活在一起,恩恩爱爱地相守一生。所以,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好听的名字棗“海底鸳鸯”。但是胖胖的妻子总要背着这个瘦小的丈夫一起生活,不免有些受气。

鲎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以上介绍的这些,最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它的血液是兰色的!众所周知,我们人类和大多数动物的血液是红色的,这是因为在我们的血液当中含有铁离子,当铁离子和氧结合后,形成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红色。而鲎的血液当中含有铜离子,当铜离子和氧结合后,形成血蓝蛋白,使血液呈蓝色。而且,这种蓝色的血液一旦接触细菌,就会凝固。这种血液应用于医学当中,能马上检查出病人是否有细菌感染,为急症病人的诊治做出快速诊断。

这就是奇特的蓝血活化石,有机会大家来博物馆领略一下它的风采吧!

海中蝙蝠——鲾鲼

一望无际的大海中,生活着千奇百怪的生物,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它——鲾鲼(bīfèn)。鲾鲼是一种长相非常奇怪、生活在海洋当中的鱼类,它和我们熟悉的鲨鱼有近亲关系,同属于软骨鱼类。就这么看上去,鲾鲼的样子,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大蝙蝠一样,因此人们俗称它为“蝙蝠鱼”。

鲾鲼生活在热带海洋中,我国南海、台湾海域也是它经常出没的场所。它的身体在6米长左右,体重可达1-4吨,头上长有2个突出来的、可以摆动的肉角,叫做“头鳍”,位于眼睛两侧,能够自由的转动。在捕食时,两个头鳍就不停的摆动,好象两只手一样,把食物迅速的拨进宽扁的嘴里,饱饱的美餐一顿。在它身体的两侧,有两个宽阔而扁平的胸鳍,与身体相连接,形成一个可以在海洋当中自由“飞翔”的“翅膀”,伸展开后可达5-6米宽。游泳的时候,它的胸鳍能作波浪形摆动,就如同鼓翼飞行的蝙蝠一样。鲾鲼的背部为灰绿色,上面覆有白斑,腹部雪白,身体后端还有一条,好象鞭子一样的长尾巴,在游泳的时候,能够起到平衡的作用。

鲾鲼一般生活在海底深处,行动敏捷,两个宽广的胸鳍是它在水中遨游的“翅膀”。每当到了繁殖季节,它们便雌雄相伴,向海面游去。别看它的身宽体重,这时的鲾鲼会使劲摆动自己的胸鳍,用力拍击水面腾空跃起,能在距水4米高的空中,拖着长尾滑翔。有时,在海洋中航行的船只,遇到鲾鲼一时兴起,跳出水面,它能够跨过人的头顶,越过甲板,然后落入水中,随之而来的是一声如同开炮一样的巨响,激起无数浪花。这种声响就是在数千米外都能听到。要是不幸被这庞然大物砸到,那么小船必定是船毁人亡了。而且,雌鲾鲼会在腾空飞跃时,就顺便把小鲾鲼也产了出来,小鲾鲼掉入直接水中,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蟹的特异功能

蟹的十肢都有预先长好的折断线。若有一肢给掠食的鱼咬到了,或受了伤,或夹在石头缝里,它便立刻收缩一种特别肌肉,断出这一肢,趁鱼在全神对付那仍会扭动的断肢时逃走。断去肢体连血都不流,因为肢内有特别的膜,将神经与血管完全封断。又有特别的“门”,能将断处关闭。血细胞立即供应脂蛋白质,开始长出新肢。

蟹有三合一的胃。前胃里的胃壁有“齿”,将迅速吞下的食物磨碎。中胃较大,具有肝和胰的作用。后胃装满了大肠和小肠。

很多蟹体内都有一种“时钟”,能使蟹壳颜色出现有规律的变化。1962年,生物学家鲍威尔发现,岸蟹上有红、白、黑三种色素。白天它壳上散布着红、黑两种色素,使蟹壳的颜色比较深暗。夜里,这些色素减退,蟹的颜色变成浅淡。

除了口器官和蟹螯的尖端外,蟹那8条爬动的腿都有“分辨”本领。1930年,生物学家卢德放一只蟹在吸墨纸上,纸面有几处吸进了肉汁。这只蟹的最后一对腿碰到了肉汁,就立刻抓住不放,开始咬食。

有些蟹在水底下,能利用天体及分析偏振光方法,决定行动方向。1967年,佛罗里达州美安密大学韩根博士的实验证明,北美洲和南美洲水域内时常见到招潮蟹离开了它原来栖息的地方,能够找寻方向重返故居,仅在天空乌云密布的时候,它才失去行动方向的指示停留不动。

1960年,生物学家又发现,蟹的动脉血压比人类少20倍。因为动脉血管大,蟹不会有高血压的毛病,也永不会死于心脏病。为了帮助血液循环,有些蟹的腮底下,另外还有辅助心脏。

蟹的腿非常敏感,可以发觉水中的震动。第一对触角能侦查出很远的物体和液体的动荡。这样复杂的系统,在寻觅食物或躲避危险时,似乎还不够用,它浑身的毛也都具有敏感性。除了这些奇妙功用以外,蟹还有一对很特别的复眼,视角达到180°,复眼的眼珠,下面连接着一个眼柄,藏在甲壳上的坚硬眼窝中,可以个别向外伸出。假使弄坏了一只眼睛,它很快又长出一只新的。不过科学无法解释的是,蟹的眼珠和眼柄要是全部损坏或割断后,就不能再长出新眼,只能在眼窝中多长一只触角。

海豚爱憎分明

世界上有两种动物最喜欢斗争哲学。一种是鲨鱼。母鲨鱼在它的腹中一次孕育了成百上千条小鲨鱼,小鲨鱼们你争我斗,斗到最后,只剩下一条小鲨鱼诞生。另一种是人类。人类会用巧妙的理由把人斗得乌天黑地,还会用种种武器让同类成千上万地死去。

海豚则不同。在海豚王国里,没有强者与弱者的争斗,也没有这一群海豚与那一群海豚的争斗,海豚社会是个充满合作、充满友爱的社会,它们在水下经常发出充满友好的咕咕声,仿佛不停地互相问候着:“您好,您好。”

海豚会无私地帮助自己的同类。它对人类也充满了爱和信任。不过,海豚并非对一切都爱。有一次,一只小海豚在小安的列斯群岛附近突然遭到三条鲨鱼的袭击,它马上发出嘘嘘的呼救声。20多只海豚闻声马上用嘘嘘声、吱吱声、咯咯声予以响应,并以每小时40英里的速度,箭一般游向出事地点,勇猛地撞击鲨鱼。不一刻,鲨就深入海底而亡,小海豚得救了。

海豚对人类也是恩怨分明。在新西兰中部的夫伦奇巴海峡,暗礁密布,经常有船触礁沉没。有一只名叫“戴克”的海豚义务为各种船只导航,使船只安然度过险礁。但是,有一次,戴克为“企鹅”号海船导航时,船上有个船员竟开枪打中了它。戴克潜入深海,死里逃生。当“企鹅”轮又一次经过海峡时,戴克又远远地在暗礁中引路。但是,这一次,它把船引向充满暗礁的地方。不久“企鹅”号触礁沉没。戴克望着它,随即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似乎庆幸。恶人有恶报。

不美丽的美人鱼

遥远的天边,云朵染上了淡淡的玫瑰色。但随着海风的轻轻吹拂,黑夜越走越近。像墨一样的大海,悄悄地托起了明灿灿的月亮,如明珠一样,悠悠地挂在天上。而清澈的海水在与海边岩石的撞击下,如散落的珍珠,绽放着动人的微笑。

“弯弯的月亮呀,在海中飘荡!风儿的欢笑啊,在微风里流淌!看我美丽的人鱼姑娘,在岸边歌唱……”听!小美人鱼披着月光,戴着缀满珍珠的花环,又伏在岩石上甩着可爱的小尾巴在唱歌呢!童话一样的故事,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美人鱼?

在美洲新大陆刚刚被发现的时候,欧洲各国纷纷派船队去美洲探险,寻找宝藏。每当黄昏日落或者明月高悬的时候,那些在海上漂泊数月之久的探险者和水手们,常常在那粗笨的单筒望远镜中,透过弥漫的水雾,看到一些袒胸露肤的美丽“女人”在海边游泳、嬉戏,还有的把自己的“婴儿”抱到胸前喂奶,而这些“女人”却又拖着象鱼一样的尾巴,她们时而出现,时而又被海上的迷雾遮住。这个海上“美人鱼”哺育婴儿的奇妙景象,勾起了远涉重洋的人们对自己妻儿的思念之情,“美人鱼”的传说也就随之诞生了。

其实传说中的“美人鱼”,就是海洋中的一种哺乳动物,名字叫做——儒艮,属于海牛目、儒艮科。它们生活在温暖的热带、亚热带的海水中,模样可没童话中形容的那么漂亮!儒艮长着一个小脑袋,头上平平的,嘴巴向前伸出,厚厚的上唇形成一个圆筒状,好象猪的鼻子一样!它们的身体仿锤形,前肢变成了鳍桨状,后肢退化,拖着好象鱼尾一样的新月形尾鳍。雌性儒艮**丰满,高高隆起,还生有一对4-5厘米的*。当它给幼仔哺乳时,常用两个肥大的胸鳍抱起幼仔露出海面,所以在傍晚或朦胧的月夜中使人们产生了“人鱼”的错觉。

笨重的儒艮憨态可掬,虽然长相并不美丽,但性情谦和、安祥。温和的晚霞中,它们经常三五成群在浅海地带嬉戏玩耍。同伴之间也常常用鼻子相互碰撞来和对方打招呼表示友好,而且它们之间很少发生争斗。外表不美丽的“美人鱼”心灵却无限的美好。

善于乔装打扮的鱼

眼睛能看到物体的范围称为视野,视野的大小以视角的度数表示。人眼垂直方向的视野为134度,淡水鲑鱼为150度;人眼水平方向的视野为154度,淡水鲑鱼为160~170度。鱼眼视野大是由于水晶体大,并且突出而能接受更大角度射来的光线的缘故。人的眼睛生长在正前方,双眼视野为120度;鱼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双眼视野仅为20~30度,或者没有双眼视野。眼长在侧面的鱼类,视觉近于平面的视野范围,因此能同时看清前后的物体。

但是,由于鱼眼不能调节,头前和身后一定区域是看不到的,也就是头前无视区较大。

由于水与空气折射率不一样,陆地上物体的光线折射入水中后,鱼眼感觉的距离比实际距离要远得多,如果物体很低,由于折射和水面的反射作用,鱼是看不到的。

由于鱼眼的水晶体呈球形,曲度又不能改变,因而大部分鱼是高度近视,一般只能看清30-40厘米远的物体,至多也不过10~20米。

生环境不同,鱼眼的适应形式也不同。例如,生活在沿海的弹涂鱼,眼突出,角膜相当弯曲,水晶体稍扁平,视网膜上圆锥细胞多,适于离水在空气中观察物体。四眼鱼的眼球分成两部分,上部分观看空中物体,下部分观看水中物体,当它的水面游泳时,是空中、水中的食饵,均逃不出它的视线。生活在深海的后肛鱼,眼呈圆筒状,像望远镜一样。生活在深海在柄眼鱼,眼窝区向外突出,变成长柄,眼着生在柄的前端。这些都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生活在热带海洋中的石斑鱼,能很快地从黑色变为白色,黄色变为绯红色,红色变为淡绿色或深褐色等,它身上的点、斑纹、带和线还能忽暗忽明。据观察,这种鱼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出6种不同的颜色。为什么石斑鱼能迅速变换体色呢?

我们知道,鱼的色彩是皮肤细胞的色素决定的。色素细胞共有4种,即黑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鸟粪素细胞(或称为虹彩细胞)。色素的种类和多少不同及色素的*而形成了鱼的体色。另外,色素细胞的形状改变,会显出不同的色彩。色素细胞在鱼体皮肤中呈双层;上层分布在表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中,下层则在皮肤的紧密结缔组织中。上层色素细胞对鱼体颜色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鱼体黑色素细胞附近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神经系统控制着黑色素细胞的*活动,同时,脑下腺分泌的激素也控制黑色素细胞的*活动,但作用的速度比神经控制速度慢得多。黄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胞则是由激素控制的,与神经系统无关,这两种色素细胞附近未发现神经末梢。

鱼类变色,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以及触觉器官所感受到的刺激引起的神经*传至脑,促使脑相应的反应下传至一定部位,或脑下腺分泌激素传至一定部位,色素细胞得到信息分泌适量的色素。刺激不同,分泌色素种类与量就不同,从而显示出不同的体色变化。

有的鱼死后颜色有很大变化,完全不同。在罗马时代,大型宴会上常常把活的羊鱼放入鱼缸内,请客人观看它死亡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颜色。

石斑鱼和羊鱼,都是较名贵的食用鱼,在我国南海这两科鱼的种类也不少。

在大海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类,有的呈金黄色,有的呈红色,有的呈淡蓝色等等,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鱼类世界。

生活在水域中上层的鱼类,它们身体的背部呈灰黑色,腹部呈银白色。在深水处生活的鱼类,大多为黑色、紫色、避免鲜明的色彩招来麻烦。生活在澄清水域中的玻璃鱼全身透明,连五脏都可以看见。生活在岩礁洞的鱼类,它们的体色变幻无穷,美不胜收。

为什么鱼儿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这主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一般说来,生活在水域上层的鱼类,腹部是银白色的,背部呈灰色或者黑色。这一水层的环境恶劣多变,很不安宁,鱼类时常会遇到一些海鸟的袭击和同类间捕食的竞争。它们穿起灰、黑色的“衣裳”,从上往下看,跟水底的颜色相似,这样就可以成为“隐身者”,避免受到意外的袭击;从水下往上看,白色的鱼肚子跟天空的颜色相近,又可以迷惑水下凶猛鱼类,免遭灾难。

鱼类的各种乔装打扮,都有利于它们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躲避灾难,保护自己。鱼从卵孵化成幼鱼,直到长大,一生中随时都在跟恶劣的环境作斗争。生存下来的鱼类之所以没有被淘汰绝种,一代一代繁衍到今天,与它们的保护色“服装”有很大关系。

水底之狼——水虎鱼

一提起水虎鱼,人们立刻就会想到它们对毫无防备的人们发动的疯狂攻击:短短几分钟内,受害人就只剩一堆白骨。事实上,大批当地儿童每天都在水虎鱼出没的水域洗澡与嬉戏。南美的内陆湖遍布各种水虎鱼。撇开它们可怕的名声和早期探险者添油加醋的传说,水虎鱼在河流与湖泊的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水虎鱼捕食赢弱、受伤或死亡的猎物,从而清除了水中的腐烂物质。它们很少会主动攻击强壮而健康的动物。

水虎鱼是掠食者,也是清道夫

帕那尔人是生活在亚马逊的土著人。对他们而言,遭遇水虎鱼是愚蠢而并非不幸。事实是水虎鱼只在特定状况下攻击猎物,它们通常不会去理会鲶鱼,但它奇特的游姿引起了它们的注意。水虎鱼很少在活水中攻击健康动物,而是猎取衰弱濒死及已死的动物,如同狼寻找兽群中最软弱的去攻击。水虎鱼不像多数鱼一样群集,它们只在争夺食物时暂时休兵,彼此共存。它们攻击之迅速令人吃惊,鲶鱼被吞噬后仍在*,很快地,鲶鱼便尸骨无存了。

帕那尔人认为河流中的某些威胁远大于水虎鱼,这些人正在猎捕他们最怕的水中生物——温驯的黄貂鱼。黄貂鱼静静地躺在浅水底,通常还覆盖着沙泥,在清水中几乎不可辨认。

黄貂鱼通常无害,但如果有人踩到它,它的防卫反应是拍打包复酸液的有刺鱼尾。打到不备的涉水者足腿上,再把刺戳进伤口中。这种伤口要疼痛几个月才能痊愈。大多数帕那尔年轻人都有黄貂鱼所留下的伤痕,他们讨厌黄貂鱼,只要看到就去叉它。切下它的尾巴,把流血的黄貂鱼丢回河中,让水虎鱼吞吃。

帕那尔人经过世代的试验学到生存法则,经验教导他们要尊敬而非惧怕水虎鱼。就像所有动植物,它的生存和行为都有法则,水虎鱼并不是早期狂热的白人探险家所描绘的灾害,它们是生态系统自然的一部分。在这些水域中,遭水虎鱼攻击的危险很小,但他们也知道离此不远处有些地方帕那尔人永远不会涉足。因为那样一定会遭到攻击。

亚马逊有句老话:“在夏季,每日下雨;在冬季,终日下雨”。在雨季,水位高涨淹没盆地,原本干燥的森林由于河位变宽而溢水,河流和湖泊的黑暗边界如今是一片幽暗森林。

水虎鱼在旱季的饥饿日子被丰沛时期取代,它们梭游在枯枝中寻觅猎物。如潮汐般,水渐退去,多数水虎鱼回到河域,却有许多困在浅塘中,成为上百种鸟的明显猎物。有些水虎鱼留在深湖中,有足够水量支撑到下个雨季,但这只是短暂缓解,因为它们会逐渐面临饥饿。在被隔离的前几个月,水虎鱼猎食池塘的其它鱼,渐渐地它们耗尽资源,食物的竟争加剧,很快便只剩下水虎鱼,它们会同类相残。同类一出现衰弱迹象时就会彼此吞噬。只要一有机会,像出现一只兀鹰,水虎鱼就也会蜂拥争食。亚马逊是平衡之地,光亮和黑暗,绝食和饥馑,生和死,一人的不幸是另一人的幸运。这里没有邪恶,只有善良。

看来残酷野蛮的事只是有效率的美,不如此便无法平衡。生命的设计在亚马逊十分严密。目的只有一个——延续物种。大自然耗时数十亿年设计出相互依存的复杂系统,每种动植物不仅为自己而活,也为了群体生命而活。水虎鱼也是如此,它不仅为了自己而存在,它存在是因为在亚马逊生态的维系上扮演重要角色。水虎鱼如同狼,是在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它极少猎食健康强壮的动物。

水虎鱼是掠食者,也是清道夫。将死亡动物的残骸吞噬干净。由大处看,水虎鱼的工作是清除河流中残屑,如同兀鹰和土狼一样,保持草原清洁。水虎鱼清除衰残病弱和死亡的动物,以保持河流健旺。

但你也不难在亚马逊的任何一条河上听到水虎鱼攻击健康人的恐怖故事。阿鲁兹是北巴西里的尼格罗巴塞罗村庄的疟疾防治员,他小时曾被一群水虎鱼凶猛攻击。他记得年幼时看着父亲在河岸清理野猪内脏。他不假思索跳进河中,河中已满布被猪血和内脏吸引而来的水虎鱼。他一入水,水虎鱼就攻击他的嘴部,即使他父亲在几秒内就把他拉出来,他已留下难以抹灭的疤痕。这种意外很少见,亚马逊的人知道有伤口时不要游泳,不要在他们洗澡的水中清理鱼或猎鱼。他们学会谨慎,跳下水前必先观察。

水中飞碟——星鱼

太平洋上有些岛屿前几年还在,后来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踪迹。最近一些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揭开了这个谜。他们发现,南太平洋中有种“星鱼”,个子很大,直径一米左右,宛如大圆盘,它的身体四周长着16条取食用的爪子,其上密布毒刺。

它游动时,就如一只旋转的盘子,所以澳洲人称它为“水中飞碟”。

正是这种“水中飞碟”,制造了一件件小岛失踪案。星鱼专以珊瑚和珊瑚礁石为口粮,且胃口颇佳。一条星鱼一昼夜就能吃掉2平方米面积的珊瑚礁。当它们群起争食,一些小岛屿便逐渐消失了。另外还有些较大的岛屿,则可能被星鱼从根部咬掉,成为无根之岛,于是被海流冲走了。一些科学家从空拍摄的一系列照片显示,有些岛屿竟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这难怪在原来的位置找不到这些岛屿了。

会放电的鱼——电鳐

在温带海洋中有一种会放电的骨软鱼,它的名字叫电鳐。

盛夏,人们在海中沐浴,在浅水中行走,有时会突然感到周身麻木难受。这是附近水里有电鳐在放电。电鳐放电对患有风湿病的人起着电疗的作用。古代希腊人、罗马人早就知道电鳐放电的性能,并利用电鳐来治疗疾病。

电鳐可以放出50安倍的电流,电压达60~80伏,每秒钟放电50次,连续放电后,电流逐渐减弱,10~15秒钟后完全消失,休息一会儿它又重新恢复放电能力。

电鳐是怎样放电的呢?原来在电鳐胸鳍的内侧各有一个由肌肉*而成的放电器。每个放电器是由若干肌肉纤维组成的六角形柱管,管中贮存着无色胶状物,通常起着电解质的作用。管内又分成若干小的间隔,每一间隔里有扁平的电极,神经末梢连接的一面为负极,相反的一面是正极。这些电极都是很小的电化学细胞组成。当电鳐受到刺激时,受神经末梢支配的细胞膜便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改变了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这样就产生了电位差,继而产生出电流。电鳐的放电器是由肌肉*而成,所以在连续放电后,肌肉纤维疲劳了,就放不出电来,休息一会儿,疲劳解除,又可以放出电来。电鳐放电是为了防御敌害和捕食,大鱼碰上电流,急忙避开,小鱼被击昏、击毙,正好成为电鳐的食物。

电鳐的放电特性启发了人们发明、制造能储存的电池,伏打电池的设计就产生了。伏打称这个装置为“人造电器官”。这样,世界上第一个直流电源就在电鳐的启发下问世了。

我们日常生活里所用的干电池,在正负极间填装的糊状物是由伏打电池的液体改进而来的。这种糊状的电解质也是受电鳐的启发(电鳐的发电器里装的是胶状物)。这样,人们用的电池就可做得小一些,灵巧一些。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中学生精品课外读物--百科宝典 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游民星空只为原作者书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凡并收藏中学生精品课外读物--百科宝典 最新章节第二章 生活理财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