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拿着一份报纸,将上面的第一条消息读了一遍,神‘色’一变,张晓磊叹了口气,便把报纸递给一旁的梁启超。173。更新好快。·首·发

梁启超接过报纸,赫然看见上面的几个大字:德军舰队抢占胶州湾,下面的大概意思是1897年冬天,德国以在山东巨野教案中有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为借口,派遣远东舰队驶往胶州湾,占领沿岸各地,并且驻扎不走。清廷正和德国驻租界大使扯皮,至于扯皮的结果,那便可想而知了。

梁启超细看了两遍,愤怒的将报纸扔到了车窗外,怒道:后宫干政,国将不国。

“任公觉得,当今中国何以解救?”张晓磊看梁启超的样子,问道。

“自然是废后立帝,改革创新!”

“非也,非也!以我观之,要救中国,需少年强!”张晓磊一脸笑意,挪揄的看着梁启超。

“哦!将军为何有如此想法!”梁启超突然来了兴趣,对于少年强以强国,乃是他一直秉承的观念,今日突然被张晓磊这“一介武夫”提出来,梁启超不仅诧异莫名。

“看来我请任公的方式不够恰当,在任公的心里留下了一点不好的印象。”

梁启超,也不做作:“实不相瞒,启超观人,虽未必知其心,识其智。但枉猜一二,或能验之。然将军之心中所想,启超着实不明!但将军所为,意在以战止战,将军尚武,可见一斑。173然今题,少年以强国,启超乃觉眼拙,将军之眼界,定在启超之上。”

梁启超这么说绝对不是在拍张晓磊的马屁,而是他觉得张晓磊心中好战,如何和他们这般书生一起探讨,思想救国。可是他哪里知道张晓磊根本就是一个穿越者,何以救中国早已经被先烈们探索明白,张晓磊只要直接拿来应用就可以了。

“先生廖赞,在下闲来无事也曾作几篇小文,其一题为《少年中国说》,不过文笔粗陋,何以入得先生法眼。”说道这里张晓磊脸上还算镇定,其实心里已经笑破了肚皮。如果他记得没错,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应该就是在一年后,不知道现在张晓磊在原作者面前,把他之后作的东西背诵出来,他会是什么反应。

张晓磊这么一说,梁启超反而觉得心中痒痒,和张晓磊相处这么长时间,他早就知道张晓磊说话,那是大白话居多,与自己说的文言也是,残缺不能,半白半文。听说他能做文章,怎能不想品读一番。

忙道:“将军思想,天马行空,启超有幸拜读,不胜荣焉!”

“既然任公坚持,小子这就献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红警至清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游民星空只为原作者檀木筷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檀木筷子并收藏红警至清末最新章节第164章 恶狗拦路!